”一年多來,努爾哈赤時刻留心,注意觀察,發現八子皇太極總是處於主攻的地位。他發現,皇太極常常以宴請的方式,與阿敏、莽古爾泰兩大貝勒,緊緊地拉扯在一起。有時,也與德格類、濟爾哈朗相互交往,甚至連代善的兒子嶽託,也常是皇太極酒宴席上的座上賓。
努爾哈赤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在四小貝勒中,只有阿濟格為人還比較正派。但是,他與大貝勒代善一樣,命運不佳,共同遭受皇太極的排擠、傾軋與打擊。
天啟三年(1623年,天命八年)六月的一天,努爾哈赤讓人喊來了皇太極,針對他的一些行為嚴厲地訓斥道:“前次,你不顧父兄之情,到處攻擊大阿哥,甚至聯合阿敏、莽古爾泰妄圖刺殺他,這已是罪不容誅了!至今,你又與德格類、濟爾哈朗、嶽託一起,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吹吹拍拍,幹一些鬼鬼祟祟的勾當,又要幹什麼傷天害理的壞事?今後,再不改正,還發現你耍花招,弄權術的行為,絕不寬恕!”
皇太極嚇得魂不附體,害怕父王會奪去他的兵權,或是治他的罪,慌忙跪下磕頭求饒,老老實實表示了態度,決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增強兄弟團結,認真遵守“八王共治”的規定。
對於八子皇太極,努爾哈赤一方面賞識他的才幹,知道他在運籌權謀上超過他的眾兄弟,並且志大心遠,想有所作為。就這些長處看,皇太極是自己王位的理想繼承人,在他的十多個眾兄弟中,能比他更為合適的人,再難找到第二個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衡量,努爾哈赤又不能原諒皇太極的“妄行傲慢”,在眾兄弟中間玩弄權術,甚至以不正當手段來奪取王位。每當這時,努爾哈赤便想起大臣何和理生前曾為他提出過的方案——讓十四王子多爾袞繼承汗王高位,再命代善攝政。
唉!為了“立儲”之事,努爾哈赤一直在苦苦思索著良策,尋求理想的王位繼承人。
天啟六年(1626年,天命十一年)的四月初三日,努爾哈赤召開眾貝勒、大臣們開會,他在會上說道:“蒙古各部在草原上散聚,就像天上的雲彩一樣;只要雲聚集起來,就能下雨。蒙古各部若是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必然‘成兵’。咱們要乘蒙古各部分散的時機,儘快消滅蒙古各部中反對咱的勢力,為將來攻打明朝,消除身後的隱患!”
四貝勒皇太極說道:“在蒙古的喀爾喀各部中,反對咱後金國最堅決的是巴林部的囊奴克;一旦消滅了這個囊奴克,其他諸部便可以一鼓而下,各個擊破,毫不費力了。”
二貝勒阿敏也獻計道:“蒙古軍隊多以騎兵見長,咱們也用騎兵的突襲辦法,讓他們想逃跑也來不及!”
出兵之前,范文程建議道:“陛下的傷勢稍好一些,又是長途奔襲,鞍馬勞頓,還是不要親去蒙古吧?讓幾個大貝勒去,也就可以了。”
努爾哈赤聽了,卻說道:“這點傷算什麼?何況已基本痊癒了。朕若不去,心裡也是要牽掛著,還是去罷!”
四月初四日,努爾哈赤好像忘掉了敗給袁崇煥的苦悶與不安,不顧眾貝勒與大臣的勸阻,堅持親率兩萬精銳騎兵,又精神抖擻地踏上了征程,在眾貝勒大臣們的簇擁下,疾馳在奔往漠北的大道上,鐵騎過後,捲起了漫天的黃沙。
這次征討,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初五日,後金大軍到達十寺,悄悄地渡過了遼河,安營紮寨。初七日,兵分八路,向囊奴克部居住地方急馳而去。
這時,擔任前鋒的四貝勒皇太極,二貝勒阿敏,以及阿濟格、嶽託等小貝勒領著隊伍,猝然趕到囊奴克的寨前。
寨子裡的囊奴克,事前也沒有得知後金來襲的任何訊息,在毫無準備情況之下,一見八旗兵馬殺來,慌忙上馬,帶領少數親兵,急匆匆地逃走了。
但是,四貝勒皇太極一見囊奴克逃跑,隨後便追,沒有多長時間,被皇太極追上,一箭射去,正中頭部,墜馬而死。
消滅了囊奴克之後,努爾哈赤又於四月九日,不失時機地命令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四貝勒皇太極,以及濟爾哈朗、阿濟格、嶽託等,帶領精銳騎兵一萬人,向西喇木倫沙一帶進軍。
這一大隊兵馬,所到之處,沿途兩邊的圍寨子裡的蒙古各部的人、畜、財物等,全部掠走,來個掃地出門!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又派遣三貝勒莽古爾泰與其他將領,帶著二千輕騎兵,隨後增援,也到了西喇木倫河,把一路掠來的牲畜,全部驅趕到努爾哈赤的大營裡來。經過半個多月的征討,努爾哈赤幾乎派出了他全部精銳騎兵,終於把蒙古各部族完全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