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又一表現。
有一位生長在全是男孩子的大家庭中的C小姐被情人“拋棄”了。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女大學生對一位男青年產生了愛慕之心,她父母也同意那位男青年向她獻殷勤的舉動,但這位男青年最終沒有來向她求婚而是突然就“失蹤”了。痴心的C小姐十分傷心,她的精神崩潰了。在父母和兄弟們的寵愛下,她長期“生病”成了一名慢性病人。她整天穿著寬鬆的睡袍,躺在沙發上不起來。每天早晨,她父親或兄弟只好把她背到樓下的起居室。她一直虛弱乏力,什麼也不能幹。
另外一類試圖迴避戀愛問題的女性知識者是那些體質衰弱的女大學生。她們總是生病,因而遠比其他健康人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然而,從前婚姻卻常被作為治癒嬌弱婦女的良藥。在病情輕微的婦女身上用這種沖喜來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能收到療效。但這種療效幾乎總是導致婚姻的不幸。
道理很簡單:這類高學歷女性沒有進行合作的準備,因而也沒有結婚的準備,她們很難對他人發生濃厚的興趣並把對方的利益擺在自己利益之上。由於健康原因而結婚本身就會使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
還有一些女大學生以童年時期所遭遇到的一些不幸事件為理由而拒絕與異性打交道。我們在此要強調指出,這些不幸經歷與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其它經歷相比並無什麼特殊重要之處。一個人對生活體驗的感受僅僅取決於他對這種體驗所持的看法。下例就顯示出“創傷”是怎樣被加以利用的。
這是一位29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