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5部分

當成了英國的流放地。

有這樣一層關係在,可想而知,一旦在當地遇到麻煩,荷蘭殖民當局肯定不會去向歐洲的祖國尋求幫助,他們將首先向英國海峽殖民地當局求助。

相比“文明”的英國殖民者,荷蘭殖民者在東印度群島的統治更為野蠻,動輒使用極為殘酷的武力,當地的土著、移民當地的華人都曾遭到過荷蘭殖民者的屠殺,但是這並不代表荷蘭殖民當局擁有絕對可以掌握局勢的能力,歷史上的屠殺事件之所以能夠幫助荷蘭維持住對東印度群島的統治,那只是因為缺少有力的競爭,一旦有某些個大國介入這種殖民地紛爭的話,那麼,荷蘭殖民當局就會發現他們的虛弱。

發生在前幾天的那場北婆羅洲朝鮮僑民武裝暴動就可以證明這一點,雖然那場武裝暴動一開始的發生地點確實是在英國的殖民地境內,但是當暴動武裝越過邊界線進入荷蘭殖民地境內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毫無疑問,面對手持大刀、弓箭的土著人的進攻,荷蘭殖民軍可以依靠手裡的步槍和機槍輕易的粉碎任何土著人或者華人的反抗,但是這並不代表荷蘭殖民軍的戰鬥力有多強,因此,當荷蘭殖民軍聽說一支暴動武裝越境進入荷蘭殖民地境內之後,他們興沖沖的扛著步槍出發了,打算狠狠教訓一下那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暴動者,但是當他們趕到阻擊地點時,他們才恐懼的發現,迎面而來的那支朝鮮僑民暴動武裝不僅裝備著步槍,而且甚至還裝備著日本製造的哈奇開斯機關槍,面對“入侵者”的強大火力,荷蘭殖民當局傻了眼,他們甚至懷疑這背後是否有日本政府在搗鬼,畢竟,日本在南洋的僑民也很多,在南洋地區,日本也有一些“利益”。

不管日本政府或者日本軍火奸商是否參與了這次震驚南洋各地的朝鮮僑民武裝暴動,事實就是,荷蘭殖民軍被打得落花流水,連續丟失了數座在戰略上而言相當重要的城鎮,如果任由局勢惡化下去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整個婆羅洲都會動盪起來,當地的土著人肯定會趁亂造反。

在這種情況之下,荷蘭東印度群島殖民當局不得不求助於英國海峽殖民地殖民當局,請求英國殖民當局派遣軍隊和軍艦,協助荷蘭殖民當局“平定叛亂”,而且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那幫叛亂分子來自於英屬殖民地。

但是偏偏現在英國海峽殖民地那裡也不平靜,在那裡,傲慢的英國殖民官員不僅得罪了朝鮮僑民,而且也得罪了中國僑民,英國總督要處理的麻煩不比荷蘭總督少,根本抽不出足夠的兵力和軍艦去幫助荷蘭殖民當局,在這種局面之下,英國殖民當局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向英國政府的殖民部門求助。

面對東南亞的亂局,英國政府的殖民部門也是束手無策,現在歐洲戰爭已經爆發,英國已向德國正式宣戰,為了保衛英國本土,英國海軍已經將主力調回本土軍港,陸軍部隊也準備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協助盟國作戰,在這種緊張的備戰情況之下,怎麼可能專門派遣部隊增援東南亞殖民地呢?

無奈之下,英國政府只能向在歐洲戰爭中持中立立場的美國政府求助,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從菲律賓殖民地派遣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前往婆羅洲,協助英軍、荷軍鎮壓朝鮮僑民暴動武裝,同時盯住那些並不安分的土著和華人。

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美國駐華公使司戴德與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在天津倉促會晤,然後一起趕回北京,一同約見了那位中國的總統先生。

兩位外國公使拜見中國總統,倒不是為了請中國派兵到婆羅洲協助圍剿“叛亂武裝”,而是為了說服總統先生接受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提出的《東北亞和平協議》,與日本儘快實現停火,結束中國與日本之間這場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戰爭,恢復東北亞地區的和平,以便使英國、美國騰出手來,解決東南亞方向的危機。

趙北是在國賓館會見的兩位公使,陪同總統一同會見公使的是外務部代理總長顏惠慶,以及幾位外務部官員和翻譯。

兩位公使見了總統的面,先將那份已經草擬好的《東北亞和平協議》的文字呈了上去,請總統過目。

這份和平協議中規中矩,沒有什麼驚人之處,除了一些空洞的官樣文章之外,剩下的就是那些不帶絲毫感情色彩的和平建議,包括:中日雙方軍隊立即停火,日軍退回鴨綠江以東,中國軍隊停止攻擊旅順,雙方軍隊以目前的戰線為停火線,接受美國、英國等國的調停,中國可以收回旅大租借地“中立地區”治理權,但是日本可以保留在旅順的駐軍……

說句實話,當翻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