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部分

的那位趙倜趙都督,也派了親信過來,並給總司令送上了一份見面禮。

這份見面禮是一個大活人,名叫張鎮芳,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的表弟。

本來,張鎮芳是在昨天從鄭州趕去開封的,試圖拉攏趙倜繼續為袁世凱效忠,但是沒等他的火車抵達開封,趙倜已經急不可耐的造反了,張鎮芳聞知訊息,急忙下令火車調頭,但是沒有車站可以調頭,只能開倒車,不過沒等開出多遠,趙倜的騎兵部隊就將火車攔下,張鎮芳就這麼做了俘虜,趙倜甚至連面都沒見,就讓部下將他押到鄭州了。

對於這個歷史名人,趙北倒是客氣,不僅命令鬆了綁,而且還將他帶到駐軍司令部裡,陪著總司令聊天。

鄭州駐軍司令部就是以前鮑貴卿設在火車站邊的城防司令部,鮑貴卿逃跑的時候太過倉促,甚至來不及銷燬那些檔案、電稿,結果都落入了聯陣部隊手中。

“張先生,這幾封電報是你擬得電稿吧?倒是深明大義,只是這‘南北分治’的建議未免有些太過一相情願了。”

趙北接過參謀遞過去的幾張電報底稿,交給了張鎮芳。

張鎮芳接過電報底稿,瞄了兩眼,卻是苦笑。這電報底稿確實是他讓人拍發的,收報人是袁世凱,內容基本上一樣,都是勸袁世凱儘快謀求與南方議和,結束戰爭,也難怪總司令贊他“深明大義”。

能不深明大義麼?透過豫南這一仗,原本也是雄心勃勃要與南方革命黨一決高低的張鎮芳算是看明白了,這北洋軍就是繡花枕頭,表面光鮮,可是內裡卻是敗絮,這一仗,打垮的可不只是北洋的部隊,還有這北洋中人的信心。

無論什麼時候,信心都是最重要的,失去了信心,也就失去了勇氣。

張鎮芳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勇氣,所以,他開始建議袁世凱與南方實力派議和,來個“南北分治”,北洋統治北方,聯合陣線統治南方,雙方井水不犯河水。

當然,這是在做夢,因為聯合陣線不會答應,趙北更不會答應。

“張先生,那就麻煩你再用密碼拍一封電報給袁項城吧,告訴他,如果他要打,那麼,咱們革命軍人奉陪到底!列強如果幹涉,我們革命軍人絕不會害怕,我們會將這場內戰變為真正的國戰!”

總司令的命令不容置疑,張鎮芳只好擬了電稿,從那堆繳獲的密碼本里挑出一本,一起交給了一名電報官。

不過沒等這電報官開始拍發電報,兩個臉紅脖子粗的革命軍人就到總司令面前告狀來了。

原告是裝甲列車營營長鄒潤猷,被告是特戰團團長朱大牛,罪名是“翫忽職守”。

鮑貴卿撤退之前,下令工程營炸燬了桃花峪黃河鐵橋,以阻擋那讓人畏懼的裝甲列車,雖然只炸燬了一座橋墩,但是鐵橋確實已無法通車了,結果鄒潤猷追擊北洋潰軍的行動也就無法實施,怒火無處發洩,找了一轉之後,就盯住了朱大牛,於是就來告狀了,因為在他看來,朱大牛的特戰營既然已經奉命保護鐵橋,那麼就應該盡到職責,但是現在,北洋軍成功的炸燬了一座橋墩,這就是朱大牛的失職,本來鄒潤猷打算去找軍法官,但是聽說總司令到了鄭州,於是就直接將狀紙遞到了總司令面前,畢竟,當初保護鐵橋的命令就是總司令親自下達的。

“鮑貴卿竟敢炸橋?”

趙北也是吃了一驚,他確實沒有想到北洋軍竟然有膽量炸橋,現在的京漢線在法理上還是比利時財團的財產,鐵路、橋樑都是,以前革命軍拆鐵路就曾引起比利時和法國的抗議,現在,居然連北洋軍也有膽量炸橋了,這確實讓趙北很是意外。

看起來,北洋方面已基本上到了狗急跳牆的絕境,為了阻止追兵,他們甚至已經不顧“邦交”了。

第351章 北巡(下)

橋樑不比鐵路,這修復起來可就不是短時間可以完工的了,而且這還是黃河上的鐵路橋,這修復難度恐怕不是這個時代的中國技術可以做到的。

“朱團長,對於鄒營長的指控,你有什麼要辯解的?”

趙北垮著臉問朱大牛,雖然在敵軍控制區保護一座鐵橋確實有些誇張,不過既然已經有軍官對此發難,他這個做總司令的總不能不有所表示,不然的話,權威會受到影響。

“沒啥可辯解的。總司令說咋辦就咋辦,判刑、槍斃,我一句怨言也沒有!”朱大牛倒是硬氣。

“鄒營長,那你說該怎麼處置這位失職的朱團長?”趙北扭過頭去,問鄒潤猷。

“這個……職部不是軍法官,完全是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