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雖然參謀部的部分軍官認為有必要對部隊進行縮編,但卻沒有一個人敢當著趙北的面提出建議,只是趁著前幾天袁世凱下令徵求裁軍意見的機會,才由藍天蔚出面旁敲側擊了一番,但卻引來趙北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

“袁世凱要賣國,革命軍隊怎能解散?”

這就是當時趙北的回答,簡單而乾脆,不僅表明了他的態度,同時也挑明瞭他與袁世凱的分歧,到了這時候,幾乎所有高階軍官都知道,趙總司令已不再“無條件”的擁護袁大總統了。

“難道還要打仗?跟北洋軍打仗?”

一回想起總司令的那番話,藍天蔚就覺得頭疼,前段日子總司令趕回武漢坐鎮,就是因為北洋軍派了幾個師沿著京漢鐵路擺開,雖然後來弄明白了他們的意圖只是防禦,但卻沒人敢掉以輕心。

趙北與袁世凱互相提防的架勢已讓藍天蔚看得清楚,從心裡講,藍天蔚還是希望避免衝突的,畢竟,中國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極為險惡,任何大規模內戰都可能使國家招致列強瓜分。

但沒等藍天蔚琢磨下去,卻聽到天空中傳來一陣“嗡嗡”聲,仰頭望去,就看見了那湛藍天空中的一架飛機。

飛機的機翼下繪著五色旗,還有四個方塊字,雖然望遠鏡看不清楚,但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那四個字應該就是“鐵血共和”,正是共和軍飛行隊的飛機。

“是我們的飛機!”那些飛行隊的學員們首先跳了起來,大聲嚷嚷著,但很快,他們就注意到,那架飛機的外形有些特別,不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兩架盒式飛機。

“是馮隊長他們回國了!”有人反應較快。

“沒錯!看飛機的尾部,飄著隊長旗!是馮隊長在駕駛!”另一個人舉著望遠鏡喊道。

“馮如和謝纘泰回來了?”

趙北卻被嚇了一跳,現在飛行隊的學員們基本上都是菜鳥,會駕駛飛機的只有馮如一人,那天空中的飛機明顯是此次新買回的飛機,沒有經過嚴格的檢修,萬一摔下來,那影響的可就是整個飛行隊的未來雖然馮隊長本人也是自學成才。

“這傢伙,太冒失了,等他降落,就叫他停飛!上次擅自出動轟炸,這次又來個先斬後奏。散漫,太散漫了!”

趙北氣沖沖跨上戰馬,一勒韁繩,向還愣著發呆的屬下呵道:“別愣著了,都跟我回飛行學校!等飛機落下來,我非把發動機拆下來鎖彈藥庫不可!”

話音未落,已率領衛隊揚長而去,幾個參謀、副官也紛紛騎馬跟去,只有那些飛行學員沒有學過騎馬,因此只能跑步趕回機場。

“大夥記住了,以後咱們不僅要學習駕駛飛機,還要學會騎馬!”孟飛從口袋裡摸出絲制圍巾,一邊擦著汗,一邊向飛行學員們高聲呼喊。

當然,這只是他的白日夢而已,共和軍戰馬不足,根本不可能給無關人員配備馬匹,而且,飛行學員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根本用不著學習騎馬,因為他們有更好的代步工具。

第240章 飛行基地(上)

什麼樣的代步工具能比訓練有素的戰馬更好呢?

汽車,也只有汽車才能擁有這樣的魅力,雖然它的越野能力遠遠比不上一匹最劣的矮腳馬,但是無論如何,它是人類用智慧和雙手製造出來的工業品,在那冰冷而閃著油漆光芒的車身上,寄託著人類太多的夢想,也展示著人類那近乎無限的創造力。

1796年,清嘉慶元年,就在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一幫大臣的阿諛奉承中玩兒“禪讓”把戲的那一年,義大利人沃爾茲發明了蓄電池。

1858年,清咸豐八年,就在清軍與太平軍在長江流域展開激烈拉鋸戰的時候,法國人洛納因發明了電點火火花塞,1859年,鉛酸蓄電池在法國出現。

1860年,就在清朝皇帝耗費無數民脂民膏建造的圓明園在英法聯軍點的那把烈火中化為灰燼的那一年,法國人萊諾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點火煤氣機,兩年後製造出第一臺二衝程內燃機。

1867年,清同治六年,當清朝的文武大臣們在向一個小皇帝三跪九叩、山呼萬歲的時候,德國人奧托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往復式活塞四衝程煤氣機。

1883年,清光緒九年,就在清朝與法國在越南的宗主權問題上糾纏不清的時候,在奧托煤氣機的基礎上,德國人、麵包師特利布。戴姆勒製造出更輕巧的內燃機,由於使用得是液態燃料汽油,它可以很方便的裝在一輛腳踏車上,於是,世界上的第一輛摩托車就在德國出現了,三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