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大的交往,才能使歐洲民眾認同與接受共和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任何灰色交易都會使共和國的形象受到影響,從而對共和國與歐洲的關係產生影響。
因為料到裴承毅在到達羅馬前就與義大利總理談了大事,所以那些從巴黎追到柏林的記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租用高速商務飛機,一路追到羅馬,半數以上的記者都取消了羅馬之行,甚至退掉了預訂好的航班機票。
當然,這些記者並沒料到,羅馬之行,將是裴承毅訪歐的第二個高潮。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
2057年9月26日,對幹剛剛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炎熱夏季的羅馬市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舒心愜意的日子,為了照顧去梵蒂岡拜會教皇的共和國國家元首,義大利當局耗費上千萬歐元,用最先進的技術裝置在夜間搞了次人工降雨作業,將羅馬的氣溫降低了好幾度,使羅馬市民提前享受到了難得的秋爽天氣。
對教皇保羅十七世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他即將接待的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訪問梵蒂岡的共和國領導人。雖然共和國不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共和國當局仍然沒有向梵蒂岡敞開國門,但是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共和國對梵蒂岡的認可,已經是個了不起的進步了。
保羅十七世沒打算去東方傳教,也沒有打算讓共和國的近千萬天主教徒聽從梵蒂岡的號令,他只希望透過這次世俗交往,讓梵蒂岡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多一個支承點,平安度過大爭之世,在下一個盛世中,仍然是天主教徒心目中的教皇之城。
當然,他更加希望,當和平再次降臨時,天主教仍然是最有影響力的宗教。
所謂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如果保羅十七世認為共和國元首能使梵蒂岡棚壁生輝,那他註定要失望。
在大約3個小時的訪問中,裴承毅只與保羅十七世打了個照面,隨後就在教廷人員的陪同下,走馬觀花式的遊覽了聖彼得大教堂、聖天使城堡、衣索比亞學院、教皇科學院與美術館,然後就離開了梵蒂岡,跟隨等在教皇城外面的義大利官員去了義大利總理府,參加由義大利總理為他舉行的盛大午宴。
將宴席安排在午間,也是在照顧裴承毅。
據傳聞,在制定裂承毅訪問羅馬的行程安排時,義大利當局從駐華使領館召回了數名在華工作10年以上的外交人員,詳細瞭解了共和國的民俗風情,並且據此精心編排共和國元首的訪問活動。將宴席安排在午間,就是因為在共和國的風俗中,遇到重大事情,宴請親朋好友,一般都安排在中午,而不是晚上。
義大利當局處處照顧裴承毅,已經遠遠超過了外交禮節的範疇。
這種態度,說得好聽一點,是高度重視與華關係,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卑躬屈膝。
如同中航集團透過收購阿古斯塔公司以超高價格在歐洲銷售落後的商務飛機一樣,義大利當局近乎奴顏索歡的態度,主要得從自身尋找原因。之前提到過,在歐盟“三架馬車”中,義大利的實力最差,幾乎就是用來充數的。準確的說,是法國與德國的兩足關係,不足以在兩個大陸強國中形成平衡,法國畏懼德國的綜合國力、德國忌憚法國的戰略實力,而義大利起到的作用就是粘合法國與德國,形成三足鼎立的穩定局面,消除歐洲大陸強國之間的矛盾。
當然,要想當好粘合劑,肯定需要足夠的實力。
不管怎麼說,膠水就是膠水,而不是清水。
單就實力而論,義大利在歐洲肯定能進前五。經濟方面,早在21世紀初,義大利就超過英國,入圍歐盟三甲,而且從未被超越過,到2056年仍然是歐盟第三。政治方面,憑藉南望北非、北抵阿爾卑斯山、東眺巴爾幹半島、西指直布羅陀的地中海最佳戰略位置,至少在南歐與環地中海地區,義大利擁有非常高的聲望。軍事方面,憑藉僅次於英法的海軍、稍差於德法的陸軍、超過西班牙的空軍、以及略見端倪的天軍,義大利在歐盟一直處於坐四望三的位置。人口方面,憑藉8200萬的總量,義大利早已超過法國與英國,在歐盟中僅僅排在德國身後。就綜合國力而言,義大利肯定排在法德英之後,西班牙之前,為歐盟中的第四號強國。
問題是,這個第四與前三有本質區別。
從歷史上看,人類文明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後,歐洲列強中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只有英國、法國與德國。昔日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都在工業化革命浪潮後沉淪,威尼斯這樣的國家甚至成為了歷史。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