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如此的話,問題就複雜了。
也就是說,阿根廷沒有大規模採購先進武器裝備,表明阿根廷很有可能不會在馬島主權問題上採取過激行動。
當天,各大新聞媒體就對此做了重點報道與全面分析。
與以往一樣,半島電視臺保持了比較“剋制”的立場,在對南大西洋局勢感到擔憂的同時,對剛出現的轉機持謹慎樂觀態度。按照半島電視臺聘請的評論員的話來說:如果此次軍購行動宣告持續20年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正式結束,阿根廷基本國家戰略發生轉變,那麼高度緊張的南大西洋局勢很可能出現根本性轉變,雖然透過和平方式解決馬島爭端的希望依然非常渺茫,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阿根廷不會主動挑起衝突,更不會進行毫無勝算的軍事冒險。
從這番評論就能看出,半島電視臺保持了中立。
與半島電視臺相比,西方新聞媒體就沒有任何中立性可言了。
訊息公佈後不到1個小時,CNN就調整了新聞節目,以重點報道的方式對“阿根廷軍購案”的前因後果從頭到尾的梳理了一遍,還聘請負責拉美事務的前任助理國務卿與中央戰區司令部(覆蓋拉美地區)的退役軍官對由“軍購案”引發的問題,以及近幾年來持續升溫的馬島局勢做了重點點評。
必須承認,新聞是“製造”出來的。
不管事實如何,CNN不可能在數個小時之內掌握真相,因為根據軍情局掌握的確切情報,直到戰爭爆發之前,CIA都沒能搞清楚阿根廷的戰略意圖。正是如此,直到戰爭爆發後數個小時,住在唐寧街10號的英國首相才相信戰爭已經爆發了,MI5在此之前發出的戰爭警告並非空穴來風。
在沒有掌握真相的情況下,CNN的任何評論都是在製造新聞。
按照CNN的報道,阿根廷沒有大規模採購先進的武器裝備,不是放棄了國防現代化建設,也不是放慢了換裝速度,而是阿根廷正在為戰爭做準備,把原本用來採購先進武器裝備的經費用來購買了武器彈藥。為了證明這一觀點,CNN在報道中引用了大量資料,比如在阿根廷的軍購合同中,近三分之一的款項用來購買彈藥,另外還有數十億元與彈藥保養維護有關。雖然用CNN的話來說,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阿根廷採購了大量先進彈藥,但是簽署的幾個彈藥採購協議涉及到的都是非常成熟,有著巨大改進潛力的彈藥,更重要的是,這些彈藥幾乎都能在阿根廷進行生產組裝,也就是說,阿根廷購買的很有可能是改進型號,並且在戰爭爆發後以準盟國身份要求共和國提供技術援助,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國產化。因為英國本土距離南大西洋上萬千米,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遠征艦隊也需要25天才能到達馬島海域,所以在此期間,阿根廷很有可能利用已經簽署的協議,生產出一批能夠對英國遠征艦隊構成致命威脅的先進彈藥。根據CNN做出的估計,如果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立即審議軍售案,並且一次性透過,阿根廷將在4月之前獲得第一批彈藥,最快能在5月底之前發起軍事行動。
毫無疑問,CNN的預測非常大膽。
因為CNN與CIA的關係一向密切,而CIA的能力明顯在MI5之上,所以CNN的報道對英國、乃至歐洲的新聞媒體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CNN的反應最快,所以其論調成了西方輿論的風向標。
隨後,西方新聞媒體紛紛引用了CNN的“新聞素材”。
排除意識形態影響,西方新聞媒體一面倒的態度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問題。
也就是說,阿根廷的軍購行動確實有點露骨。
前面已經做了分析,按照阿根廷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長遠規劃,以及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客觀規律,如果阿根廷要想維持現有的軍事實力,就得在5年之內大規模採購先進武器裝備,替換國防現代化建設初期,也就是2017年左右從共和國購買的大量武器裝備。雖然按照裝備替換規律,如果不提高整體軍事實力,可以在適當的範圍內縮小軍隊規模,從而減少採購數量、控制軍費開支。但是即便如此,因為阿根廷的裝備規模巨大,也需要採購足夠多的新裝備。更重要的是,武器裝備的使用期限一般為二十年,經過延壽改進,能夠繼續使用5到15年。如此算來,就算對現有武器裝備做延壽處理,阿根廷也要從2042年開始大規模採購新式武器裝備。如果阿根廷打算買到足夠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想壓低價格,提前5年進行軍購談判不是什麼稀奇事。換句話說,也許阿根廷在這個時候提出購買J…16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