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然承擔武裝直升機的作戰任務。
只是受強大效能的影響,QW…26A的作戰任務範疇遠遠超過了WZ…15。
有了如此強悍的打擊利器,服役不到15年的WZ…15“光榮退役”也很正常。
作為陸航最優秀的飛行員,駱良驥全程參與了QW…26A的定型試飛工作,對QW…26A的效能非常瞭解。戰術測試階段,駱良驥親自操刀,在一次出擊中“破”了由他保持的戰鬥記錄,幹掉了29個地面目標與7個空中目標。定性試飛結束前,陸軍還想方設法的從製造J…15系列戰鬥機的成都飛機制造公司搞來了還沒有交付給空軍的J…15C戰鬥機,與QW…26A進行了幾輪超低空空戰對抗演練。雖然陸軍從未公佈演練結果,但是作為參與者,駱良驥很清楚,在500米以下的“近地空間”,J…15C都不是QW…26A的對手!
再先進的武器,也需要優秀操作人員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因為在定型試飛工作中表現優秀,為廠家提供了多項改進意見,所以駱良驥順利戰勝其他大隊長,順利獲得QW…26A的優先裝備權。
奔赴前線之前,駱良驥已經在QW…26A上飛行了近800小時。
大隊裡的其他飛行員也有200小時以上的飛行經驗,基本上掌握了QW…26A的技術與戰術特點。
總參謀部讓QW…26A在第一時間參戰,一是重視QW…26A的強大效能,二是希望透過戰爭檢驗QW…26A的實際效能,為今後全面換裝提供實戰依據。用QW…26A替換陸航所有WZ…15,至少需要在未來10年內投入7500億元,如果沒有足夠理由,國防部不見得肯用7500億換掉還沒有達到最大服役期限的WZ…15。算上海軍陸戰隊的WZ…15,整個換裝需要花費上萬億元的國防經費,國防部更會三思而後行。
能否經受住戰火考驗,駱良驥沒有半點擔憂。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支陸軍的武裝直升機能夠與QW…26A相提並論,即便面對半島戰爭中的對手,駱良驥也有十足的信心,更別說比共和國陸軍差了幾個級別的印度陸軍。用駱良驥的話來說,就算用WZ…15也能打垮印度陸軍!
信心來自實力,沒有絕對的實力,就沒有絕對的信心。
駱良驥檢查完隨身裝備後,基地參謀趕了過來,正式下達了作戰命令。
2點15分,駱良驥與祝芝龍率先登機。
雖然製造QW…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