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9部分

反衝擊。最可惜的是,因為美軍在突擊的時候,重點打擊了東面的伊朗軍隊,所以能夠進行反衝擊的裝甲部隊非常有限。

事實上,這個時候布呂歇爾也在觀察著戰場上的情況。

因為雙方的航空兵正在其他方向上作戰,所以雙方都沒有立即投入空中力量,導致雙方派出去的無人偵察機都沒受到攻擊,美軍的戰略偵察機甚至一度靠近戰場。也就是說,布呂歇爾也能透過無人偵察機與戰略偵察機上的高解析度攝像機等裝置,準確掌握戰場上的所有情況。

美軍的突擊讓布呂歇爾看到了希望。

當一輛接一輛的DZ…31A被M32A1打出的穿甲彈擊毀的時候,布呂歇爾差點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像年輕參謀那樣尖叫起來。可以說,在那短短的15分鐘內,在布呂歇爾等美軍官兵眼裡,他們對陣的不是伊朗軍隊,而是共和國陸軍,被擊毀的也不是伊朗的坦克,而是共和國的坦克。

嚴格說來,確實是共和國生產的坦克。

只是,興奮僅僅持續了15分鐘。

發現伊朗軍隊開始部署裝甲防線與步兵防線,並且在後面集結裝甲反擊力量時,布呂歇爾一下就高興不起來了。雖然伊朗軍隊的反應速度不算快,但是非常及時,而且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準確,似乎知道對方只有1個裝甲營。毫無疑問,伊朗軍隊得到了共和國方面提供的戰場情報支援。

想都不用想,布呂歇爾就知道,戰場上空肯定有共和國軍隊的無人偵察機。

打到這個地步,再進攻,顯然沒有意義了。

正是如此,在伊朗軍隊積極調整防線的時候,衝到戰場西北面的美軍裝甲營在完成了急轉彎之後,突然來了個急剎車,然後就在伊朗軍隊的眼皮子底下向南而去。雖然伊朗軍隊有所準備,但是準備用來反衝擊的裝甲部隊太少,所以根本來不及阻擋美軍,也不可能追擊美軍。

對伊朗軍隊來說,最大的收穫也許只能算得上是殲滅了正面的美軍步兵營。

對哀晨皓來說,最大的收穫無疑是見識了美軍最新式坦克與反坦克導彈的效能,以及美國陸軍在努力建設了10多年之後,戰鬥力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

美軍主動撤退後,伊朗軍隊沒有追擊,袁晨皓也就沒有干預。

向裴承毅彙報交戰結果前,袁晨皓把情報參謀找了過來,讓他立即聯絡軍情局派來的情報官員,用軍情局控制的垂直起降運輸機趕往戰場,盡一切可能蒐集與美軍裝甲部隊有關的線索,並且儘快把被擊毀的DZ…31A搞幾輛回來。袁晨皓沒有忘記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讓軍情局儘快聯絡國內的技術人員,對DZ…31A的殘骸進行全面分析,掌握美軍新式主戰坦克的火力效能。

“我巳經跟劉曉賓通了電話,他會盡快派專家前往德黑蘭。”裴承毅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交戰過程我看過了,雖然場面非常混亂,但是看得出來,美軍新式坦克的主炮能夠在兩千米以外打穿伊朗軍隊最新式主戰坦克的裝甲,並且造成毀滅性的損傷。至於對DZ…31C的破壞能力如何,還需要等待專家的分析結果。我的意見是,暫時不用考慮美軍新式主戰坦克的威脅,畢竟數量就那麼一點。”

“我也認為沒有必要擔心什麼,只是空中支援得儘快到位。”

“空軍暫時抽調不出力量,只能指望陸軍航空兵。按照計劃,戰術空運部隊部署完畢之後才部署戰術攻擊部隊。”

袁晨皓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我覺得應該讓第十戰鬥單位儘快參戰。”

“我剛剛聯絡了李東石,第十戰鬥單位正在集結,雖然可以立即參戰,但是伊朗軍隊在北面的表現還不算太糟糕,至少比我們預料的好得多,所以我的意見是,給予第十戰鬥單位充足的準備時間。”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從開始的戰鬥中看得出來,布呂歇爾是一個很有自信,卻又非常謹慎的指揮官。按照我的理解,布呂歇爾這樣的將軍,最擅長在有利的情況下作戰,在逆境下卻不見得能有出色發揮。可以說,他是與杜奇威截然相反的指揮官。對付他這樣的指揮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給他放開手腳的機會。別的不說,突擊開始的時候,美軍顯得信心十足,一個裝甲營就敢攻擊半個裝甲師。伊朗軍隊迅速調整防線後,美軍突然失去了信心,連交手的膽量都沒有就主動撤走了。只要能夠壓著美軍打,布呂歇爾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不管怎麼說,殲滅布呂歇爾那支美軍,即能鼓舞伊朗官兵計程車氣與鬥志,又能滿足伊朗官員的政治需求,我們必須成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