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進,降落傘會在著陸前0。5秒自動解脫,戰車著陸後可以立即機動轉移,避免在做好戰鬥準備之前遭到敵人的打擊。
衝出上百米,空降戰車才停了下來。李東石與張志騏先後衝下戰車,現他們在一處密林內。不遠處的空曠平原上,數十輛空降戰車正在朝這邊駛來。
沒有遭到阻擊,也沒有遇到抵抗。
“搞清楚我們的地點,聯絡營部。”
向張志騏下達了命令,李東石叫上幾名警衛員,朝密林外跑去。
因為1533營不是第一批空降到琉球島的作戰部隊,所以不擔任攻堅任務,而是為前面到達的1531營與1532營提供支援。
越來越多的空降戰車到達,一股強大的作戰力量正在形成。
卷八 百年積怨 第106章 無敵空降兵
受天氣因素影響,1533營的空降地點足足偏了5千米!用竇維新少校的話來說,如果運輸機再飛2分鐘,1553營就得到龍宮做客了。
李東石組織部隊的時候,南面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鬥已經打響了。
擔任主攻的1531營與1532營準確落在空降場,以最快的速度組織起進攻力量,趕在日軍做出反應之前發動了進攻。戰鬥打得很慘烈,空降部隊著陸之前,戰鬥就打得非常慘烈。
為了支援空降戰,麻痺日軍,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不但在28日下午奪取了琉球群島的制空權,還對琉球島、種子島、屋久島、奄美大島、德之島、衝永良部島、宮古島、石垣島、西表島與與那國島進行了轟炸。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下午的轟炸主要集中在種子島與屋久島,讓日本認為共和國將佔領這兩座島嶼,然後以此為跳板,在北面的九州島登陸。直到空降開始前2個小時,空軍與海軍岸基航空兵才出動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數百架戰機,對琉球島的主要軍事基地進行了全面轟炸。空降行動開始的時候,海軍艦載航空兵投入戰鬥。轟炸達到巔峰的時候,參戰飛機在15分鐘之內投下了近千噸彈藥,用炸彈與導彈把空降場耕犁了一遍。
如此高強度的轟炸,仍然沒能徹底打垮日軍的防空力量。
第一批到達球島上空的24架Y…14C就遭到了地空導彈與高射炮的威脅。因為需要投放空降戰車,所以空投高度必須限制在500米以下,以免因為空投高度過高,戰車開啟降落傘前速度過快,造成降落傘損毀,導致車毀人亡的慘劇。過低的空投高度,讓運輸機不得不頂著防空火力進行空投作業。
24架Y…14C中,3架在空投前被防導彈與高射炮擊落,2架在空投後被擊落,還有因為機身受損只能帶著空降兵返航。
第二批到達的24架Y…14C的情況也沒有好多少,至少有4架被擊落!
如此的損失率。讓整個空降作戰行動變得極其慘烈。
面對日軍地防空火力。擔任空中援任務地戰鬥機也有點束手無策。
戰機可以壓制日軍地遠端防空導彈,卻無法對付不需要火控雷達地單兵防空導彈與小口徑高射炮。不得不說。如果日軍在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機場多部署幾百門高射炮與幾支配備了單兵防空導彈地部隊。運機群地損失將更加難以承受。
這場戰鬥表明。小口徑高射炮在防空作戰中仍然有無法被取代地價值。
情況在第三批運輸機,也就是運載1533營地運輸機群到達之前出現轉變。
隨著航母戰鬥群派來地“支援艦隊”到達距離琉球島大約300千米地海面。由4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組成地“海軍炮兵”投入戰鬥,日軍地防空力量才得到全面壓制。10艘戰艦總共配備14門大口徑電磁炮。在短短10鍾內向2處登陸場投擲了數百枚大口徑反人員炮彈。
事實證明,炮火打擊的效率遠遠超過了空中打擊。
在此情況下,1533營順利著陸。
確定了著陸地點之後,竇維新少校立即命令距離嘉手納空軍基地最近的1連與2連前去支援正在與日軍惡戰的1531營。李東石指揮的3連則隨同營部一同趕往前線,充當進攻部隊的預備隊。
對李東石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命令。以往的戰鬥,3連每次都充當尖刀連衝在最前面,傷亡損失也最大。李東石不是怕死,只是希望能夠帶更多的兄弟回到祖國,看到更多的兄弟結婚成家。
因為1531營在空投的時候損失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中8個班沒能空投,算在損失之內),所以進攻嘉手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