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安排艦隊的作戰任務時,主要考慮制空與制海,即各護航戰艦主要攜帶防空導彈與反潛魚雷(包括火箭式反潛魚雷),所帶的巡航導彈並不多,也就沒有帶上專門用來對付機場跑道的導彈。
因為距離馬島最近的基地在阿森松島,而皇家陸戰隊是在特遣艦隊透過阿森松島之後投降的,所以特遣艦隊沒能在途徑阿森松島的時候更換彈藥。當然,特遣艦隊的戰艦可以在綜合補給艦的協助下,在海上更換彈藥。問題是,即便透過空運,以最快的速度把特種彈藥送往阿森松島,也要讓綜合補給艦返回阿森松島,然後帶著彈藥追上艦隊,才能為艦隊裡的戰艦更換彈藥。即便伴隨特遣艦隊活動的綜合補給艦在5月5日,也就是特遣艦隊調整航線後轉向返回阿森松島,也要到5月20日左右才能返回特遣艦隊。即便綜合補給艦沒有跟隨特遣艦隊南下,在5月5日從阿森松島出發,也要在5月12日左右才能返回特遣艦隊,為戰艦更換彈藥。
很明顯,皇家海軍嚴重低估了對手。
當然,最讓裴承毅驚訝的還是杜奇威的“進步”。
兩人在半島戰爭中唱了對臺戲之後,杜奇威一直在關注裴承毅,裴承毅也在關注杜奇威。雖然說不上惺惺相惜,但是兩人都覺得對方是最有威脅的對手。此後,杜奇威的表現多少讓裴承毅有點失望,特別是在印度戰爭期間,在近似直接指揮印軍的情況下,杜奇威不但沒能改變戰爭的結局,甚至沒能製造多少麻煩。裴承毅一度認為杜奇威受從政影響,不再是以前那個鐵血軍人了。正是如此,在得知杜奇威為英國出謀劃策,並且出任英國首相的最高軍事顧問時,裴承毅並沒感到威脅。
毫無疑問,裴承毅也有點輕敵。
這場突如奇來的打擊,多少讓裴承毅回過了神來,不再低估杜奇威的能力。
雖然從某種角度看,那幾十枚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對戰局的影響並不大,更多是為了證明杜奇威的存在,或者說是顯示杜奇威的與眾不同,讓外界相信,最高軍事顧問能夠給英國一個交代,屬於政治作秀,但是看得更深一點就能發現,除了輿論影響之外,這次轟炸絕對有很重要的軍事意義。
別的不說,阿根廷動員的那些民航飛機都得停航,不能繼續向馬島運送人員與物資了。
就算阿根廷當局不用考慮國際民航組織,也要考慮本國民眾的感受。說簡單點,除非政府從企業手裡購買民航飛機,並且用空軍的飛行員駕駛飛機,不然不能把民航飛機派往戰區。
當然,最大的影響還是給對手的暗示。
收到訊息的時候,裴承毅就知道,杜奇威不但看出了他的部署意圖,還透過轟炸告訴他,最好別向馬島部署航空力量,不然特遣艦隊肯定會採取行動。
事實上,這也是裴承毅最為擔心的地方。
特遣艦隊有足夠多的護航戰艦,巡洋艦與驅逐艦都能攜帶巡航導彈,也就是說,在不動用艦載航空兵的情況下,特遣艦隊能夠在阿根廷空軍的打擊範圍之外用巡航導彈打擊島上的固定目標。這麼拼下去,遭受損失的肯定是阿根廷空軍,而不是特遣艦隊。當然,裴承毅也可以想辦法加強防空力量,只是代價太大了。如果僅僅為了保護航空指揮中心,物資倉庫等小型點狀目標,部署幾套近程攔截系統就行了,要想保護機場這樣的大型面狀目標,僅僅部署嗲防禦系統是不夠的,還得部署區域防空系統。一套區域防空系統有好幾十部車輛,對基礎設施的要求非常高,對保證系統的要求也非常高,還得依靠準確的情報。很明顯,在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情況下,部署區域防空系統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向馬島運送物資已經非常艱難,寶貴的運輸力量不能隨便浪費。萬幸的是,裴承毅已經有所準備。
阿根廷空軍率先向烏上部署的不是戰鬥機,而是用公務機改裝而來的遠端巡邏機。因為是在戰爭爆發後改裝的,所以英國的情報機構並不知情,仍然認為那是普通飛機,特遣艦隊在轟炸機場的時候,沒有轟炸那幾架飛機。更重要的是,裴承毅已經讓楊少勇組織工程人員修建幾座臨時的水上飛機碼頭,雖然無法在島上長期部署作戰飛機,但是可以將馬島變成跳板,延長偵察機的巡邏半徑。
當然,這種見招拆招的戰術對抗才剛剛開始。
讓裴承毅有點頭痛的是,杜奇威的進步非常明顯,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讓對手輕易猜到他的下一步舉措,甚至可以說,這是杜奇威從裴承毅那裡學來的。
半島戰爭期間,裴承毅的指揮就神出鬼沒,從沒被杜奇威猜中過,從而導致杜奇威在有可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