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2部分

,攻打斯利那加,只是逼迫伯尼哈爾山口的印軍加速北上,真正的戰鬥肯定在斯利那加南面。留下更加擅長裝甲叢集突擊作戰的第661裝甲旅,以及能夠依靠低空運輸力量進行快速戰術機動的第663步兵旅,才有更大的把握在南面的野戰中殲滅印軍主力部隊。

受此影響,所軍攻打斯利那加的行動是雷聲大,雨點小。

地面戰鬥持續到4點30分,第662裝甲突擊旅在蹇柄彪的親自指揮下,只發動了2次衝擊,而且均在遭到印軍頑強抵抗之後主動撤了下來。受此影響,第662裝甲突擊旅沒能突破印軍的外圍防線,也沒有在戰鬥中遭遇多少損失,只有8名官兵受傷,2輛DZ…31A與3輛DB…30A在戰鬥中受損。

在第662裝甲突擊旅準備第三次進攻的時候,戰局出現了轉機。

隨著200多架DW…26B低空攻擊機滿載彈藥返回戰場,第662裝甲突擊旅進攻乏力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準確的,是再也不用第662裝甲突擊旅去冒險攻佔印軍的防禦陣地了。

按照蹇柄彪的安排,第662裝甲突擊旅派出了偵察部隊。

在前兩輪進攻中,第662裝甲突擊旅的偵察部隊就用戰術無人偵察機搞清了印軍防禦陣地上的火力點設定情況,隨後由旅部直接向提供戰場支援資訊的支援部隊發出請求,獲得了由預警機提供的印軍防禦陣地全面部署情況。在低空攻擊機群到達之前,第662裝甲突擊旅的偵察部隊基本上摸清楚了印軍的地下坑道系統的部署情況,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出動數架攜帶了地下目標探測雷達的無人偵察機,對印軍陣地進行了重點搜尋,將發現的地下坑道系統標註在了火力打擊地圖上,透過戰術資料鏈,同步傳輸給了相關作戰單位,為低空攻擊機群提供最準確的火力引導資訊。

如同空降15軍在錫金的作戰行動一樣,面對打不下的陣地,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摧毀。

200多架DW…26B沒有轟炸坑道,而是重點轟炸坑道的出入口,以及地下結節點。按照每架DW…26B攜帶2枚重型鑽地炸彈計算,200多架DW…26B能夠一次投擲近500枚重型鑽地炸彈,足以摧毀印軍在斯利那加南部城區的地下坑道系統。

戰爭的殘酷性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DW…26B機群到達之前,蹇柄彪讓航空旅的DZ…25C戰術運輸機將第662裝甲突擊旅2個炮兵營的48門電磁炮,以及隸屬於第665炮兵旅的3個炮兵營的72門電磁炮送到了斯利那加西南方向上的山頭上,以俯射的方式打擊印軍陣地上的火力點。蹇柄彪的目的不是用電磁炮對付機槍堡壘,而是用電磁炮打擊印軍的防空陣地。隨著DW…26B到達,印軍肯定會使用近程防空力量,特別是那些由單兵攜帶的防空導彈。如果不能及時壓制印軍的防空火力,DW…26B機群就無法順利完成任務。

為了增強炮火直射的打擊威力,蹇柄彪甚至提前派出了幾架DZ…25C,到印軍陣地上空引誘印軍防空兵出現。

負責守衛斯利那加的第39步兵師是印軍的王牌部隊。

發現對方重點打擊機動式防空力量之後,印軍指揮官馬上意識到,即將大難臨頭了。

雖然印度軍隊至今都不知道在錫金唐古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美國利用偵察衛星拍下的戰場情況,早就向印軍發出警告,共和國軍隊很有可能裝備了威力巨大、專門用來對付地下坑道系統的鑽地炸彈。因為共和國空軍的戰術航空兵沒有參加攻打唐古的戰鬥,所以美軍情報機構還斷定,這種足以摧毀地下數十米處的坑道、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設定爆炸位置的鑽地炸彈由共和國陸軍航空兵的低空攻擊機投擲。

如果不是準備動用低空攻擊機進行凌空轟炸,對手為什麼要重點清除防空火力點?

雖然有點後知後覺,但是印軍指揮官根本來不及調整部署。

4點45分,絕大部分印軍正在積極準備抵抗第662旅的第三次地面進攻的時候,第一批24架DW…26B到達戰場。

按照地面偵察部隊、以及其他支援部隊提供的戰場資訊,DW…26B機群以4機編隊依次進入,首先轟炸印軍地下坑道系統的出入口。轟炸開始的時候,炮火壓制也達到了高潮,為了避免進入炮火打擊範圍,所有DW…26B都在距離地面大約1500米的高度上投彈,沒有在規定的500米高度上投彈。

當大地開始顫抖,沉悶的爆炸聲在坑道內四散傳播的時候,印軍的抵抗意志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