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⑹墜Φ囊彩強戰�153旅,而不是快反771旅,更不可能是77軍。
按照前線指揮部制訂的作戰計劃,15軍與77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攻佔印度東部地區的西大門,攻打西里古裡只是具體行動,要想達到同樣的目的,還可以採取其他手段,比如全速向西推進,攻佔比哈爾邦東北部的吉申根傑。
當然,凌雲霄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去對付印度東部地區的守軍。
問題是,凌雲霄的“志向”太遠大了。
雖然殲滅印度東部地區守軍是東線戰場上第一次戰役的主要任務,但是打得再好,也是殲滅殘敵,而不是擴大戰果。只要打下了西里古裡,東面的印軍就將迅速崩潰,到時候不管派哪支部隊去,都能完成作戰任務。
在凌雲霄的眼裡,77軍是戰咯反應部隊,就應該執行戰咯進攻任務。
更重要的是,77軍是善於長途奔襲的作戰部隊,越過西里古裡,攻打吉申根傑,正是刀軍的拿手本領。
22點剛過,在7711營做好出發準備後,凌雲霄就帶著部隊上路了。
因為空運能力有限,就算凌雲霄把空降153旅的4個營擠下了運輸機,第二次空運也只能把771旅的4個戰鬥營、2個炮兵營(隸屬第774炮兵旅)、1個後勤營與1個偵察營(隸屬軍部)送到前線,另外2個戰鬥力營、1個炮兵營(隸屬第774炮兵旅)、3個軍部直屬營都只能在8月1日凌晨4點開始的第三次空運中到達前線。
用全旅大約三分之二的兵力發起縱深突擊,只有凌雲霄才幹得出來。
當然,以軍長的身份直接指揮一個“縮編”旅作戰,也只有凌雲霄才幹得出來。
不管怎麼說,凌雲霄的意圖非常清楚。
22點30分,7711營從北面繞過西里古裡,此時李東石麾下的1532營正在打掃戰場。
透過戰場資訊共享系統,凌雲霄知道李東石正在組織進攻。雖然沒有見到李東石,但是凌雲霄完全能夠猜到李東石的心情。2個戰鬥營被留在後方,要等到第三次空運才能到達前線,李東石肯定非常惱火。
以凌雲霄的性格,他也不會在乎那麼多。
在他看來,只要77軍有驚人之舉,晚點打下西里古裡也沒什麼問題。
讓凌雲霄沒有想到的是,駐紮在西里古裡的印軍沒有發現這支從北面經過,正在全速向西突擊的裝甲部隊。
當時,共和國空軍已經奪得戰場制空權,電子戰機南下進入錫金上空,對西里古裡附近的印軍實施電子壓制,印軍的電子偵察手段全部癱瘓。西里古裡東面的戰鬥剛結束,印軍正在忙著鞏固防線,準備迎接空降兵的下一次進攻,沒有注意北面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凌雲霄這支部隊的規模太小了,就1個裝甲營,另外2個戰鬥營都是在做好準備後,陸續從野戰機場出發的,2個炮兵營留在了野戰機場外的炮兵陣地上,後勤營則夾在戰鬥營中間向西挺進,偵察營則留在了最後面。也就是說,經過西里古裡的時候,快反771旅的戰鬥部隊分散行動。
恐怕,也只有凌雲霄敢於在敵人眼皮子下面讓部隊分散行動。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印軍發現了快反771旅的突擊部隊,只需要一次快速突擊,就能將快反771旅攔腰斬斷,讓凌雲霄首尾不能相顧。
顯然,膽子大也有膽子大的好處。
23點30分,快反771旅的突擊部隊全部透過西里古裡。
衝在最前面的7711營率先轉向南下,沿著公路線向吉申根傑方向發起突擊。
不得不承隊,快反部隊的行動速度太快了,90分鐘之內,7711營就向西突擊了上百千米,中途沒有半點停滯。
凌雲霄下達的命令很簡單,遇到小股敵軍由偵察兵對付,遇到大股敵軍則直接繞開。
進攻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吉申根傑,列印軍一個措手不及。
凌雲霄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只要快反771旅佔領了吉申根傑,就獲得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到時候,77軍全部集中在吉申根傑,把殲滅東部印軍的任務留給其他作戰部隊。東面的戰鬥打得越激烈,印軍的增援就越多,如果裴承毅沒有心血來潮的讓空降部隊過來幫忙,阻擊印軍增援部隊的任務就將落到77軍的身上。吉申根傑位於恆河平原上,在廣袤的平原上與印軍打裝甲會戰,才能徹底體現77軍的實力,讓38軍、39軍與54軍這些傳統王牌部隊知道77軍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