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支全部裝備J…13B重型鬥機的航空大隊,第011大隊是海航的主要打擊力量。按照計劃,到2020底之前,海航將為第011大隊換裝,用專門為海航生產的J…14戰鬥機取代J…13B。
年初地時候,梁國翔就接到了訊息。為此,他特別在3月份請了婚假,準備在初返回部隊,參加接收J…14鬥機的工作。所謂人算不如天算,戰爭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爆發了。
逐個找到每個地勤班組地班長,梁國翔一一叮囑了一番,讓地勤人員細心一點,檢查全面一點。
等他回到一號機庫時,狄泊清正在與兩名士官商討戰機的事情。
“有問題?”
“沒什麼大問題。”狄泊清撐直了腰桿,“開始檢查地時候發現前起落架有裂縫,用儀器檢查了一下,只是表面裂縫,還能飛幾個架次。”
“如果不行,馬上更換。”
“時間來不及了。”蹲在地上的上士地勤人員站了起來,“剛剛去問了,備用起落架沒有帶過來,這邊地後勤保障系統沒有J…13B的備用起落架。如果現在空運過來,加上更換,怎麼也要好幾個小時。”
“確定還能飛幾次?”
“著陸的時候小心點,動作別過猛就沒問題。”上士擦掉了額頭上的汗水,“我用儀器檢查了三遍,裂紋只在表面,內部沒有。按以往的經驗,不會有大問題。”
梁國翔點了點頭。“行,你去聯絡一下,儘快把備用落架送過來。”
“已經聯絡了,今天晚上就運過來。”狄泊清替上士回答了梁國翔的問題。
梁國翔點了,朝西面的落日看了過去。
就要到晚上了,激烈的戰鬥即將開始。
卷五 中南風暴 第9章 空降兵
比起那些大名鼎鼎的戰鬥英雄,隸屬於第15空降軍第153空降旅的李東石上士只算得上共和國百萬官兵中最普通的一員。
李東石並不出名,可他的親大哥李東海卻非常出名。在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戰爭中,作為空軍“志願參戰人員”的李東海上尉駕駛J…10戰鬥機執行轟炸伯坦果德防空指揮中心的任務時,戰機被導彈擊中,上尉英勇殉國。隨後,空軍追授李東海上尉“特級戰鬥英雄”稱號。
當年,李東石還是四川大學的三年級學生。在大哥的墓碑前,李東石發誓要加入空軍,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
對已經21歲的李石來說,要想成為飛行員簡直是天方夜譚。不管是空軍、還是海航,飛行員都從高中應屆畢業生選拔,接受3到4年的培訓,然後編入作戰部隊。無特殊情況,空軍不會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
2016年,李東石實現了“夢想”,成功加入空軍,只不過不是飛行員。
到空降兵訓練營報到之後的3個月,李東石一度打算放棄“理想”。魔鬼般的訓練、沒有人情的教官、同伴的異樣眼光,幾乎讓李東石精神崩潰。作為當年唯一以本科生身份加入空降兵的“新兵”,李東石不但沒有受到特殊照顧,還受到更加嚴格的要求。
與其他18歲到19歲的新兵比,李東石不但年紀大,而且身體素質差。每天,其他新兵跑1萬米,教官卻要李東石跑2萬米,跑不動,就拿皮鞭抽。每天,其他新兵做100個仰臥起坐、俯臥撐與引體向上,教官卻要李東石做200個,做不了,就拿棍子打。
空降兵。自從誕生地那一天起。就是陸軍最精銳地突擊力量。在空降兵訓練營。沒有人情、沒有憐惜、沒有同情、甚至沒有眼淚。只有汗水與拼搏。結果沒有倒下與站立。只有誰能留下。誰必須離開。最終。憑著從不服輸地意志和哥哥地“影響”。李東石不但挺過了3個月地新兵基礎訓練。還成為全連尖兵。
編入作戰部隊之前。李東石就榮升預備役上士班長。在隨後為期半年地實戰訓練。李東石親眼見到2名新兵在進行“戰場心理素質訓練”時。因為忍受不了彈雨橫飛產生地恐懼。在最不應該地時候從泥潭裡爬了起來。被子彈無情地奪走了生命。除了教官拖走屍體時地短暫停頓之外。其他新兵沿著同伴留下地血跡。在彈雨地壓制下爬過200米地泥潭。
進入第三階段技能訓練時。李東石所在連地1名預備役班長在進行跳傘訓練時。因為降落傘沒能開啟。從250米高空摔到了堅硬地地面上。救護人員找到他地時候。根本辨別不出人地相貌。為了不讓摔碎地內臟流出來。救護人員不得不先用繃帶裹好支離破碎地屍體。再搬上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