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任何保障。
在“軍事專家”看來,只有幾主要大國建立起完善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足以抵消任何敵對國的戰略核威脅之後,各大國才會採取實際行動、向其他有核國家施加壓力,達到銷燬所有核武器的最終目的。
中美兩國首在G20峰會上達成的有限共識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核武器對全世界的威脅。
在這個時候,另外一件事情引起了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那就是在2017年初下水的“共和國”號航母完成所有海試、進駐三亞海軍基地,編入南海艦隊、正式在南海海域執行戰備巡邏任務。
4月1日,西方愚人節這天,共和國國防部公佈了“共和國”號航母的具體效能。因為是愚人節。所以很多西方媒體認為共和國在“愚弄”全世界。
“共和國”號地體效能為:
重量與尺寸資料:標準排水量為57482噸、滿載排水量68326噸。飛行甲板長307。8米、寬72。4米。水線長286。7米、寬37。4米。標準排水吃水10。7米。
動力系統:2座壓水型反應堆、4臺渦輪蒸汽發動機、推進功率210000軸馬力(156。75兆瓦)。6臺應急柴油機、總功率8500馬力(6。36兆瓦)。4軸推進。
航速:最大航速30節以上。
人員配製:艦員2154名、其中軍官142名。航空人員1874名、其中軍官316名。旗艦人員78名、其中軍官32名。
導彈:3套“海紅旗14”型垂直髮射中近程防空系統、各備導彈24枚,3套“海紅旗15”型末段攔截導彈系統、各備彈21枚。
火炮:3套“海衛730”速射炮,4門20毫米單管機關炮。
彈射器:3部“磁動1”型電磁彈射器。
對抗系統:“海精靈”聲導魚雷誘餌系統,“衛士”電子對抗/干擾/欺騙系統。
作戰資料系統:“海軍”戰術資料鏈,“海軍6號”戰術資料鏈,“聯合3號”戰場資訊網路系統,“空中衛士4號”資訊傳輸系統,“聯合指揮2號”戰術指揮系統。
武器控制:3部為“海紅旗14”提供引導指揮地“海上防線14”型指揮儀。
雷達:1部“千里眼15”型三座標對空搜尋雷達,1套“神盾3”型相控陣搜尋/火控雷達,1部“鎖定11”型目標截獲雷達,1部對海搜尋雷達。
飛機著艦引導:1部“助手”型與1部“領航”型電子引導著艦系統,1套“菲涅爾”光學著艦引導系統,1部“辨別”型敵我識別系統。
導航:1部“領路人”型導航雷達,1套“燈塔”型電子導航/定位系統。
火控:6部“瞄準11”型火控雷達(每套“海紅旗14”型2套)。
固定翼載機:24架J…15B(B為海軍型編號,8架雙座型,16架單座型),24架J…10C(非空軍的J…10C,而是為海軍開發的艦載型,效能與J…10B相當,其中8架雙座型,16架單座型),12架J…13B(均為雙座型),4架HJ200。
直升機:4架Z…9,4架Z…12B。
不管是“積極主動”的態度,還是公佈地詳細效能資料,都讓西方媒體完全無法相信。在此之前,共和國很少對外公佈任何一種先進武器裝備的詳細效能,更別說是僅有的航母地詳細效能資料了。雖然在國防部布的資訊中,沒有各種裝置與裝備的詳細效能,但是如此“大膽開放”的做法仍然是史無前例的。
“共和國”號的實際效能資料更讓西方記者無法相信。
一艘排水量不到6萬噸的中型航母,竟然搭載了64架固定翼飛機,其中還有4架預警機與12架重型戰鬥機!標準排水量46000噸的“庫茲涅佐夫”號地標準配備只有22架固定翼飛機,標準排水量37000噸的“戴高樂”號只有34架固定翼飛機,滿載排水量不比“共和國”號少多少的“伊麗莎白王”號的標準載機也只有40架左右。“共和國”號憑什麼攜帶多達64架的固定翼飛機?
自“布什”號與“福特”號之後,“共和國”號是第三艘採用了電磁彈射器的航母。
雖然沒人懷疑共和國在研製電磁彈射器上投入了鉅額資金,也沒人懷疑共和國具有研製電磁彈射器的能力,但是大部分西方記者都認為以不到6萬噸的排水量,“共和國”號最多配備2座電磁彈射器,而不是3座。
最讓外界感到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