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撤出日本海。前往北太平洋接收從夏威夷起飛地F…35C與F/A…18E/F。
天亮後。雙方空軍偃旗息鼓。紛紛著手調整部署與戰術。
相對而言。共和國空軍地壓力更大。因為奪取制空權只是任務之一。空軍還要負責投送空降部隊。要在4小時內投送空降153旅地5500官兵與配套裝備。難度可想而知!
戰役策劃階段。空軍就遇到了不少地麻煩。Y…14地最大運載能力為25噸,一次最多投送個2個班的空降兵與2輛傘兵戰車,或者2個10噸貨盤。Y…15的運載能力達到65噸,可以一次投送3個班的空降兵與3輛傘兵戰車,外加2個15噸貨盤。
空降153旅總共有6個步兵營、2個炮兵營與1個後勤營。按照空軍地作戰計劃,即便Y…14與Y…15輸機在4個小時內飛2個架次,投送所有作戰部隊與第一批作戰物資,總共需要投入188架Y…14或者110架Y…15。戰前,共和國空軍總共只有128架Y…14與78架Y…15。
20日項鋌輝到瀋陽部署作戰任務後,空降153旅調整了作戰計劃。為了增強空降153旅的獨立作戰能力,把隸屬於空降152的1個炮兵營轉調給空降153旅,第一批空投作戰物資由1250噸增加到1700噸,空投任務增加20%。
不幸中的萬幸是,空投場與機場的距離在200到300千米之內。更加幸運的是,Y…14與Y…15是全電動運輸機,降落後不需維護與補充燃料,裝載時間能夠控制在15分鐘之內。
為了滿足空降153旅地要求,只能讓部分Y…14在4小時之內飛3個架次。高強度的出勤率對組織與協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也是派遣空降153旅上場的主要原因,因為該旅是共和國最優秀的空降部隊。
當天晚上,共和國空軍調動了120架Y…14與70架Y…15,總共飛行455架次。4小時內,空降153旅地1營全部到達五老。因為在爭奪制空權的戰鬥中佔了優勢,所以空軍延長了空投時間。在5點30分到7點之間,Y…14與Y…15再次出動,向五老空投了2500噸物資。
“額外”的2500噸作戰物資(其中大約有900噸彈藥)對後面地戰鬥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批物資,深入敵後、孤軍奮戰地空降153旅能否在數萬美軍的圍攻下堅持到友軍到達。
在最後一輪空投中,空軍損失了2架Y…14與1架Y…15。雖然比起慘烈地空戰,這點損失算不了什麼,但是為了避免墜毀在黃草裡(長津湖南面的小鎮)附近的運輸機殘骸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