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勝敗如何。我們必須擺出堅決維護盟友利益的姿態。不然日本將成為以我們為核心的全球軍事政治同盟體系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引發的連鎖反應將使我們主導的世界秩序分崩離析。後果不堪設想。”
林奇的眉頭跳了幾下。覺得納伊德把話說的太嚴重了。
羅迪克卻不這麼想。他看來。納伊德的分析切中了要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初步形成。在冷戰期間全面推廣冷戰後達到巔峰的。以美國為首的全球軍事同盟體系是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基石。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是實現美國國利益的重要途徑。不管是利益集團的利益。還是政治家的利益。都建立在這兩個龐大的系統上。
沉思一會。羅迪克開口說道:“納伊德的話沒有錯。我們必須維護美國的形象與地位。讓所有盟友堅信美國不但是合作伙伴。在危難時刻還是最靠的住的朋友。不管中國想達到什麼目的。只要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的兩大基礎沒有動搖。中國永遠別想取代我們。成為超級大國。日本不但是我們的盟友。也是證明美國價值的實驗場。無論如何。不能讓日本因為沒有的到美國的援助而戰敗!”
總統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就算國務卿有意見。也不好提出來。
“我會立即與國會兩院黨派領袖商討立法方面的問題。然後召開內閣高層會議。明確我們日本提供助的範圍與規模。”羅迪克掃了眼兩位幕僚。說道。“還是開始說的。林奇負責與日本政府接觸。搞清楚日本想要的與需要的。納伊德密留意中國的舉措。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準備工作。”
商討到此結束。國務卿與CIA局長先後離開了白宮。
此時。地球的另外一端。日本首相也正在與內閣成員商討對策。
中國在談判桌上開的價碼遠遠超出了日本所能接受的範圍。如果全面退讓。小澤將成民族罪人。如果針鋒相對。再次打響的戰爭也將使小澤面臨滅頂之災。幾乎所有內閣成員都認為。日本能否度過難關不是看大和民族有多麼的優秀。而是看美國能否及時為日本提供全面援助。
讓人覺的諷刺的是。危難關頭。民主黨把整個日本整個大和民族的希望寄託到了一直努力擺脫的“主子”身上。由此可見。日本人真不是一般的善變。
卷三 東海驚濤 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7月23日。美國東部時間20點30分。美國國務卿林奇在CNN的訪談節目中表示。美國將按照《後勤支援協議》的相關條款。為日本提供用於本土防衛。包括戰鬥機、空對空導彈、防空導彈等在內的軍事物資。
雖然西方媒體異口聲的宣稱。美國這麼做既符合與日本簽署的同盟條約。又沒有對中國構成威脅。完全為了確保日本本土安全,防止中日軍事衝突升級。但是所有關注中日衝突的人都認為。美國此舉對不但中日透過停戰談判化解衝突沒有任何幫助。還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
當時。北京還沒有迎來24日的黎明。
紀佑國半夜起床收看了CNN的新聞訪談節目。隨即給龐興龍打電話。讓他通知黃國巍。取消於檀香山時間下午3點舉行的第四輪談判準備階段磋商;然後讓王元慶通知潘雲生。讓他立即到元首府彙報情況。
天空濛蒙亮。潘雲生來到了西圃園書房。
“CNN的新聞節目我看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邊說著。潘雲生一邊點上煙。“美國的態度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上次我就說過。美國的軟弱表現只假象。不是什麼好事。第一輪衝突結束前。誰都無法相信。號稱擁有亞洲第一海上力量的日本會在十四個小時之內遭受慘敗。美國也不例外。錯誤判斷戰局。導致美國在政策上出現重大失誤。而在外交上反覆無常。日本是美國最重要的盟友。如果美國不向日本伸出援助之手。其他盟國會怎麼看待美國?別說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政治壁壘將土崩瓦解。就連由美國主導的北約集團都將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隨著維護與實現美國利益的軍事政治同盟體系分崩離析。就算美國不會立即落為二流國家。也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不落帝國一樣走上衰敗的道路。隨著美國喪失世界霸權地位,各個強國與地區性大國將為世界秩序的主導力量,除非再打一場世界大戰。而且美國成為最後的贏家,不然美國將永遠失去主宰世界的霸權地位。隨多極化世界格局形成。現行世界體系將逐漸失去作用。國際爭端與國際衝突頻發,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到時候。只要美國走錯一步。就將成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