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東發言結束,眾人把目光轉向了王元慶。
第三次戰役開後,王元慶極力主張放棄進攻大田,從東部戰場上南下攻打蔚山與釜山,在第四次戰役後逐步從朝鮮撤出地面作戰部隊,由朝鮮國防軍負擔地面作戰行動,以此減少共和國軍隊的傷亡與損耗。王元慶的觀點得到了顧衛民的全力支援,這也是兩人首次在重大決策上意見一致。
項鋌輝與彭茂邦認為有必要用一次戰役攻佔大田、消滅韓軍第5集團軍,趙潤東的態度偏向總參謀長。大田是韓國陪都,韓軍第5集團軍對東部戰場上的部隊構成了威脅。最重要的是,如果把重點轉向東部戰場,首先就得考慮後勤保障問題。在無法向日本海派遣船隊的情況下,鐵路是主要運輸手段。
從仁川通往部戰場的鐵路必須經過韓國第5集團軍的防區,也就是剛剛被77軍佔領的清州。雖然還有一條鐵路從漢城出發,經原州、堤州與丹陽前往榮州,但是在漢城遭到攻擊時,原州西面漢江支流上的鐵路大橋被韓軍炸燬,修復難度非常大期無法通車。如此一來,經清州前往榮州的鐵路線成了唯一選擇。
後勤得不到障,部隊南下得越快,危險越大。
決策上的分歧,不能說對誰錯。王元慶與顧衛民站在戰爭之外看戰爭,把戰爭當成實現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顧衛民與彭茂邦站在戰爭中看戰爭,對他們來說戰爭就是最終目的。
“77軍已經打清州。後勤保障不再是問題。”王元慶看了趙潤東一眼。說道。“只有儘快結束半島戰爭。才能從根本上維護我國地利益。昨天我與朝鮮政府代表談過。朝鮮國防軍已經組建了五個裝甲師、五十五個步兵師與三十五個炮兵團。還將在最近成立國防軍空軍與國防軍海軍。不管朝鮮國防軍地戰鬥力如何。半島戰爭是朝鮮地內戰。我們有義務維護朝鮮地國家安全,沒有義務幫助朝鮮打內戰。美國與日本已經在昨天下午發來外交照會。要求我們儘快結束在朝鮮半島上地作戰行動。進行停戰談判。雖然我們地最終目地是推翻偽韓政權。但是迫於國際壓力。我們必須儘快結束軍事行動。為我國爭取到更好地國際環境。獲得更多地輿論支援。在此情況下。我認為應該轉移重點。儘快攻佔蔚山與釜山。”
趙潤東微微點點頭。朝顧衛民看了過去。
總理沒有開口,王元慶把他要說地話都說了出來。
趙潤東又朝項鋌輝看了過去。
“蔚山與釜山是偽韓政權獲得外來支援地主要口岸。我軍結束軍事行動之前。必須攻佔這兩處港口。”項鋌輝彈了彈菸灰。說道。“之前條件不太成熟,所以我們主張首先消滅西部戰場上地韓軍第5集團軍。現在條件已經成熟。在後勤能夠得到保障地情況下,完全可以將重點轉向東部戰場。集中兵力攻打蔚山與釜山。”
“也就是說家都贊成在東部戰場上南下?”趙潤東微微一笑。對裴承毅說道,“裴將軍。你有什麼想法?”
“我?”裴承毅愣了一下,說道,“我聽從總參指揮。”
“我問的不是這個。”趙潤東笑著搖了搖頭,“你是前線指揮官,對前線戰鬥情況,以及部隊情況最為清楚。如果我們在東部戰場上發動最後一輪進攻,會遇到哪些麻煩,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具體應該怎麼打?”
裴承毅遲疑了一下,說道:“轉移重點不是問題,關鍵是得做好充足準備。”
趙潤東點了點頭,擺出了洗耳恭聽的樣子。
參會人員都朝裴承毅看了過去,似乎都想聽聽這位年輕將軍的分析。在眾人的期待下,裴承毅只能硬走頭皮走上講臺,讓文秘參謀準備好半島軍事地圖。
“越過三八線之後,我們將重點放在西面,主要就是後勤保障。”裴承毅點明瞭韓國的幾條主要鐵路線,“受到朝鮮海峽限制,我軍暫時無法派遣艦隊與船隊進入日本海,也就無法直接為東部戰場上的作戰部隊提供作戰物資。依照目前的局勢,在我軍攻佔釜山之前,仍然得依靠鐵路與公路向東部戰場運送武器。當然,如果我軍打下釜山,離戰爭結束也就不遠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對裴承毅充滿了期待。
“77軍佔領清州,可以說是第三次戰役最大的收穫之一。”裴承毅在大螢幕上點出了清州所在的地點。“雖然韓軍第5集團軍仍然龜縮在距離清州不到五十千米的大田,但是韓軍缺少射程在五十千米以上的炮兵,缺少裝甲突擊力量。漢城的戰鬥結束後,61軍與27軍南下前往清州,足以應付韓軍第5集團軍的威脅。依靠清榮鐵路線,能夠確保38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