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幾家主要電視臺一直在報道這方面的訊息,甚至預測我們將為了日本核問題發動戰爭。我看,新上任的元首絕不簡單,恐怕早就在軍事問題上做出了決策,只是需要一個十足的理由。”
藺彥博微微一笑,似乎與李成文有同樣的想法。
“老藺,你別顧著抽菸,要是覺得味道不錯,我馬上派人給你送幾箱過來。”說著,李成文拿出手機,準備給手下打電話。
“老李,你急什麼,我不正在思考嗎?”藺彥博呵呵一笑,說道,“你說的沒錯,現在的元首確實不簡單,要知道,他可是老紀的得意門生。”
“老紀?”李成文愣了一下,說道,“你不說,我還真沒想到。果真如此,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大行動,我們做的,恐怕只是熱身運動。”
“這就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我沒猜錯,小劉肯定沒有向你提起實質性的東西。”藺彥博長出口氣,說道,“這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國家有保密規定,很多事情不能告訴我們。我認為,最好先與幾個臺商接觸,搞清楚他們的意向,摸清楚島內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行動。”
李成文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也好,免得把事情搞砸了。”
“王遠山,你認識嗎?”
“臺電老總?”
藺彥博點了點頭。“他這幾年在大陸的活動非常積極,幾年前把主要業務轉到大陸,據我所知,他與島內很多政界、軍界人士都有往來,關係網路極為廣闊。年初還是他替元首與臺灣領導人做介紹,促成了兩岸首腦會面。”
“豈止是廣闊。”李成文淡淡一笑,“老王這幾年確實很積極,我看他比較合適。”
“他這幾天就在蘇州,你去,還是我去?”
李成文看了眼藺彥博,笑著說道:“這麼重大的事情,我們誰去都不合適,最好一起去,給足面子。”
藺彥博也笑了起來,表示贊同李成文的提議。
卷八 百年積怨 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
論資產,王遠山遠不如藺彥博與李成文;論名氣,王遠山絕對不在兩人之下。
作為全球第二、臺灣最大的半導體生產集團老總,也是臺灣最出名的“二世祖”,王元山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產業,也繼承了父親的能力。
2014年,王遠山入主臺電時,臺電只是全球第五、臺灣第二的半導體生產集團。2017年,臺電成為臺灣最大、全球第三的半導體生產集團。迅速擴張的辦法很簡單:全力佔領大陸市場。此舉非常有遠見,因為2019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迅速影響到半導體產業,隨後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危機與大蕭條,讓半導體產業遭受重創,數家之前對臺電構成重大威脅的半導體廠家因為策略錯誤,沒能挺過嚴冬。臺電不但堅持了下來,還在2019年到2026年間取得長足發展,成為了僅次於英特爾公司的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集團。
讓王遠山出名的不是壯大臺電,而是臺電在他的指揮下進軍商用處理器生產領域。
2021年,臺電以21億美元的超低價格收購瀕臨破產的AMD公司。雖然為了獲得AMD公司的所有專利,臺電為此承擔了大約118億元的超高債務,但是臺電也因此掌握了商用處理器的主要生產技術,將半隻腳踏入了英特爾公司的地盤。
2022年電與“中芯集團”(大陸的商用處理器開發生產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華芯集團”,正式挑戰英特爾公司。僅僅1年之後,“華芯集團”向市場推出第一款低端商用處理器,憑藉臺電集團的強大生產能力,以低於英特爾公司同類產品35%的價格得到了眾多整機廠商與裝機使用者的青睞,迫使英特爾公司加入價格戰。隨後“華芯集團”穩打穩紮佔據低端市場30%的份額之後,於2025年推出第一款中高階商用處理器,並且與臺電集團開發的晶片組為各類客戶提供最廉價的整機方案。從這一年開始,“華芯”與英特爾為爭奪市場,開始大打價格戰,絕大部分商用處理器在推出之後半年之內就會以白菜的價格甩賣。很多人都認為,王遠山在拿雞蛋碰石頭。
看上去,價格戰打到最後,臺電很有可能輸得血本無歸。
實際,很多人都忽視了商用處理器市場激烈競爭的幕後原因。
大蕭條時,臺電是全球唯一能夠年年盈利的半導體生產集團。在此期間,英特爾公司幾乎年年虧損。雖然美國政府向英特爾公司提供鉅額援助與擔保貸款,但是臺電發起價格戰的時候,英特爾手裡沒有多少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