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丈高大的城牆上,遍佈一排排身披重甲腰攜利劍的武尊和普通武者士卒,數萬大軍嚴陣以待,以防海獸潮攻城。
國君凌飛卓和丞相嚴正秀,武王魯大航,以及數百名武侯期的文武大臣們,站在視野極佳的東城門樓之上,觀望著城外海獸的情況。
城外漫長的海岸線,隨著潮水的上漲,已經漸漸開始出現成股的海獸群湧上海灘,其中不乏獸侯境界的兇猛海獸。至於更遠處的深海,誰也不清楚海中潛伏著多少強大的海獸侯,甚至是海獸王。
有大臣嘆道:“以前東萊郡,只有月圓之夜才會出現大規模的海獸潮。但是現如今,連普通的月夜,都會湧現大量的海獸。也不知為何?”
沒人應答,也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東萊城內,沒人敢衝出城外去獵殺那些強大的海獸。
城內武侯以上境界的武修極為匱乏,高階戰鬥力薄弱。死一個便少一個,沒人敢輕易出去冒險。
滄藍大軍只能嚴守城牆。
東萊城經過數千年的防禦加固,城頭有數量頗多的重型守城機關炮,可以發射上千斤的重弩箭矢,射程遠威力大,可以輕易的威脅到海獸尊,甚至可以齊射對付一些稍弱的海獸侯。
東萊城頭上的這些重型機關弩炮,多少彌補了一些高階戰力的不足。
甚至普通的武者後期士卒也可以憑藉這些牢固的城防器械之力,在數千丈範圍之內進行遠距離進行射殺海獸尊。
但是,海上密密麻麻的海獸大潮,無休無止,令城頭上的眾臣和士兵們頭皮發麻。
凌飛卓顯然沒有將城下的海獸潮放在眼裡,反而面有得色。
登基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舒心暢快過。朝堂沒有大臣敢不看他的臉色,滄藍國上百萬大軍盡在他的一手掌握之中,這種感覺分外的爽快。
他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誰也不敢違抗他的君令。
“嚴愛卿,你說朕御駕親征東萊,比之昔年葉帥西征青狼部落,如何?朕麾下百萬大軍,威風不遜於他吧!”
他頗為得意洋洋。
這東海的一仗打勝了,他凌飛卓就是滄藍國的千古明君,有勇有謀恢復了君權,危難之際力挽狂瀾。葉凡再厲害,也就是剿滅了青狼部落的一代名臣而已,比他這明君還是略遜一籌。
“陛下。。。聖明,自然非臣下能比!”
嚴秀正恭敬道,心頭苦笑,眼底下帶著一絲憂愁。
他有野心,想成為滄藍國的一代名臣,所以才會積極在國君身邊出謀劃策。
葉帥離開之時,滄藍國滅了青狼部落之後沒有嚴重的外患,內部也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他自信,只要有他的輔佐,哪怕國君昏庸無能,他也一樣能令滄藍國無比興盛。
這個空前的盛世將在他嚴秀正丞相的手裡誕生,何必把這功勞白送給攝政王?!
所以,他才看準時機果斷出手,為國君出了一道奇策,藉助紫玄皇朝之威,徵調了攝政王一系人馬,把他們趕去了中州。國君大喜,把他提拔為丞相。
本來,一切都是好好的。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料到,緊接著東萊郡便發生劇變。
海獸潮一波一波兇猛,對滄藍國的威脅已經超過當年青狼部落。可是現如今的滄藍國的戰鬥力,卻不及以前的一小半。
他現在已經隱隱有些後悔,當初出謀劃策幫國君奪回君權,把攝政王一派全部發配到中州去。
現在滄藍大軍號稱百萬,其中一大半是徵派的低階武者兵役,幾乎沒有戰鬥力可言。高階武修也非常少,遠不如當年葉帥統率的三十萬精兵悍將。
為了維持這百萬大軍,更是從滄藍國各郡徵調了數百萬的勞役來供應兵糧、軍需器械和加固城池。
滄藍國的國力一下墜入谷底,苦不堪言。
眼下滄藍國陷入危在旦夕的局面,他哪裡還有心思去恭維國君,一肚子苦水難言。
“吼~~!”
離東城門數十餘里的海面上,突然響起一聲海獸王的驚吼。
海浪猛捲起數百丈高,一頭長達十餘丈通體烏黑鱗甲海鱷獸王浮現在浪尖,龐大的獸軀之下蘊含著恐怖的力量,目光死呆冰冷的望著遙遠的東萊城東城門。
驟然,以此浪為中心,百里方圓的海面上沸騰起來。
數百頭龐大的海獸侯,以及無數的海獸尊和海兇獸爭先恐後,瘋狂朝東萊城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