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還是不忍心,畢竟老人一輩子沒出過大都市……
就這麼的,春妮在安平市痛並快樂地帶著親媽和親爸一大家子游玩,後來去了老秋家。秋家雖沒酒店大堂般寬敞華麗,卻住得比他們舒服,陳家人看了眼饞。
可惜老秋說女兒一家子要過來,包括兩個繼子和女朋友,所以地方不夠住。
住秋寶家更是妄想。
春妮怕秋家二老當著她的面不好對自家人撒謊,搶先說秋寶家鎖了門,二老沒鑰匙,解除秋家二老的窘境。
不料,她的一番好心起了反作用。
因為這番話,陳家人回到村裡到處說秋寶待兩位老人不好,年節連房門都不讓進。
後來,那番話被楊婆子、梅嬸子添油加醋,成了秋家二老在城裡受外孫女的氣,看盡眼色,晚境淒涼。
傳到最後越來越離譜,就差晚上蹲大街過夜了。
唯一的好處是,以後從上陳村出來的鄉民們從不敢求在秋家過夜,怕挑起二老的傷心事,怕不孝外孫更加虐待老人。
那些巴望秋家二老過不好的人,也心安理得地呆在村裡到處說:“金窩銀窩有什麼用?住得不自在,還不如自己的狗窩舒服。”
春妮回去聽說之後被氣個倒仰。
那是後話。
她一人在安平市與家人糾纏,秋寶等人浩浩蕩蕩回到東郊。
到了本家,意外發現公婆和一干叔伯、嬸婆姨們先回來了。
家裡有幫傭在,女士們沒事幹整天一起聊閒話,或者在附近溜達看山,眺望遠景。
有幾戶閒不住的,在大宅院外邊開闢田地種了菜。
子桑家國內外的農場牧場均與本家有些距離,要麼在附近的鄉鄰,要麼遠在他鄉,總之不在一起。
跟隱入人群的子桑族一樣,徹底湮沒在眾多普通的農牧場裡。除了部分做成營養品出售外,其他全部留給內部人員使用,不跟外邊的綠色食品搶市場。
子桑家的產業總部當然是在海外,因為國內的尚未成熟,跟子桑少東家一樣,有待成長。
他們不像姚氏、富氏等以姓為公司名稱,而是另有名字。
其實,富氏財團、候氏以及其他公司在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