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 。。
第一章 經濟學常識:瞭解經濟執行的入門知識(6)
起因、測量指標及影響
2008年9月,越南政府總理阮晉勇在召開的越南政府例會上將越南2009年通貨膨脹率預設定為15%,並號召力爭控制在12%。那麼,通貨膨脹是可以被控制的嗎?它又是如何開始的?它的測量指標是什麼?怎麼樣反通貨膨脹呢?
經濟學的不同學派對通貨膨脹的起因有不同的解釋。
對於通貨膨脹最廣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論是貨幣主義的解釋,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供給率高於經濟規模增長。它著重於貨幣數量而非實質。比如說在十分制下,優秀的分數是10分,中等的分數是8分,及格分數為6分。可是,如果突然改成了百分制,優秀的分數就成了100分了,而及格分數也上升到60分。這時,不是因為優秀的更加優秀了,而只是計量分數的單位突然膨脹了。在貨幣主義架構下,貨幣作為衡量價值的單位,就是重點所在。以貨幣總量計算消費品總需求量時,當貨幣總量提高時,它所計量的總開銷與消費品總需求量也提高。因此,通貨膨脹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供給量多於需求量,也就是貨幣太多了。
新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有三種主要的形式,分別為: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好比一件衣服,本來只有一個人買,現在有三個人買,需求增加了,在供給只有一件衣服的情況下,價格必然會提高;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如油價突然提高時,會導致相關物價提高,最後普及整體物價;固有型通貨膨脹,是因合理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