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人都去旅行,小正義一個人留在家裡,一個親戚很驚訝:〃這孩子是怎麼了?〃

理由很簡單。小孫正義就想要那滿牆的粉紅色的櫻花。其實他也不願意學習,他很喜歡畫畫,曾憧憬著成為一個畫家,天天在雪白的畫布上描繪美麗的圖畫。

對於這個要從事創作的兒子,父親孫三憲極盡表揚之能事:〃看著你,我都有點異想天開了。〃〃為什麼?〃〃說不定你會成為一個天才。〃父親繼續說道。〃哇!全日本第一的天才。你會成為一個大人物。〃這樣的表揚簡直超越了善意欺騙孩子的界限,達到了糊塗父母的極致。父親一邊忘情地叫著,同時使出渾身解數盡情讚美兒子。於是,兒子想總有一天自己會變成那樣的。〃我想如果我去做的話,一定能做到的。決不能滿足於普通水平,沒準我就是個天才。〃

一旦堅信於此,就形成了執著突破的性格。孫正義所具備的正是偏執的夢想和自信。

原籍韓國的孫正義如何在日本社會里被接納,成為主流?孫正義(當時叫安本正義)先是就讀於九州的La Salle高中,後來又進入升學率極高的九州久留米大學附屬高中就讀,過著普通的高中生活。高一的暑假,去韓國旅行回來以後,他對家人說:〃我決定去加利福尼亞短期留學。〃

這個叫安本正義的少年究竟想幹什麼呢?

1.男兒出發(1)

1973年1月27日,美國,南北越南及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四方共同簽署了《巴黎和平協定》。但是,協定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力,反而使越南戰爭愈演愈烈,持續2年之久。

這一年夏天,一個年輕小夥子開始了他的美國留學之旅。他就是安本正義。年少的正義對美國這個國家充滿了無限的憧憬,然而,當推開羽田機場的大門時,他一下子心情沉重起來。和好友告別後,依依不捨地朝外國人出國通道 的大門走去。一個朋友說:〃怎麼就你跟別人不一樣呢?〃正義也只是在腦子裡想想朋友的話而已,卻裝作沒有聽見。正義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在異國他鄉的日本,這讓他感到很不舒服,但一想到承載著自己遠大理想的美國之行,便釋然了。

上飛機了。幾個年輕人在興奮地聊天,而正義已經不知不覺呼呼大睡起來。一覺醒來,飛機已經在舊金山機場著陸。仰望加利福尼亞的上空,無比得高闊,藍得透明,在日本正義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天空,於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原本因出國的緊張和時差而混沌的大腦一下子清醒過來,在羽田機場出國通道感到的屈辱也統統拋到腦後。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英文課程開始了。正義發現自以為很熟悉的英文竟然發音很難,尤其是r、l等,怎麼練也發不準。又例如〃Mcdonalds (麥當勞) 〃,日式的發音〃makudonarudo〃在美國根本行不通。但誰又能想到連發音都困難的正義,日後竟能在美國及世界級的會議上落落大方地發表英語演講呢。

日裔美國人大橋?比克特老師雖然不是正義班的負責老師,但是對正義十分關愛,這讓正義非常感動。課外時間,正義遊覽了舊金山市內的尤塞米堤谷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等名勝。但與此相比,他對舊金山的購物中心和高速公路更感興趣,他感嘆道:〃簡直太宏偉啦!我想更多地瞭解美國!〃學英語的痛苦也因此減弱。

伯克利分校在學術界很有名,出現過很多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卻為極少數美國大學生所知。二十世紀70年代,該校多次發生反對越南戰爭的抗議遊行。

一天下課後,正義和朋友在校園裡散步,忽然聽到有人在大聲演講,走近一看,還有打鼓的人,還有半裸著上身躺在草坪上看書的女生,大家一幅其樂融融的樣子。走過圖書館時,響起了一陣鐘聲,這是從薩瑟塔傳來的。薩瑟塔是伯克利分校的標誌性建築,若是在校園裡迷了路,只要沿著塔走就會沒事的。這時,一名男子饒有興致地上來搭訕,他身穿紅黃色調畢加索風格的襯衫,頭上包著一塊頭巾。他究竟在說些什麼,孫正義聽不懂,但可以肯定不是英語。在美國的校園裡,大家都是朋友,可以自由交流,不管你是哪國人,這就是美國人的方式。

正義展開雙臂擁抱著伯克利的空氣,走過薩瑟大門,自信心充溢胸膛。儘管當時的美國正深陷越戰無法自拔,但是此次的美國之旅卻使他受益匪淺。

在伯克利分校,正義接觸到各種型別的人,不同膚色,不同年齡,美國簡直是個大熔爐,與這些人零距離的接觸著實讓他驚訝不已。雖然也從書上讀過類似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