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此陷入了他們最不願意的進行的持久戰之泥潭,但是日本大本營雄心不死,企圖鞏固現已佔有地區,制定了經營滿洲,爭取華北防守華中的戰略目標,其主要兵力從正面戰場改為敵後所謂的“治安”作戰。

由於獨立軍不斷的發展壯大,日軍大本營已經深深感覺到了,這時一顆定時炸彈,必須要及時的清除。不然將來的威脅大大滴。

由此,日軍大本營計劃從武漢前線抽調第六、第九、第十三師團,從華北抽調第五、第二十師團聯合駐蒙兵團的三個師團一共集中八個師團的兵力準備一舉圍殲鄂爾多斯和包頭獨立軍。

此次行動由日軍華北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板恆徵四郎為前敵指揮官,石原莞爾為參謀。首先第五師團和第二十師團分別乘鐵路朝綏遠開進。而前線的三個師團也紛紛或乘鐵路或乘汽車北上。

此時獨立軍經過兩個月的訓練,新兵基本已經符合要求,只差實戰經驗。而張明宇的兵工廠已經在開始生產第一批戰鬥機,蘇德兩國的工人和技師他們按照張明宇的要求,將bf-109戰鬥機和蘇式LA-5互相取長補短,這樣一種新型的戰鬥機出世了,張明宇為它取名為“殲”1。轟炸機也是蘇德兩國的和產,張明宇給它取名“轟”1。

有了戰鬥機之後,張明宇派去蘇聯學習的飛行員也紛紛返回,而且希特勒援助了獨立軍一百名德國飛行員,這樣張明宇有了組建第一批空軍的本錢,但是此時飛機只生產了不到二十架,轟炸機還在試驗期間,並未正式開始投產。

由於此時日軍的零式戰鬥機還未出世,等到日本的零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