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個巨大鼓舞。他們看在眼裡,也不甘落後。
走進去,只見翠綠色的玉米已經有半人高,翠綠的枝葉迎風招展。
麥樂介紹說,玉米種植採用了地膜覆蓋技術,保水保墒保苗。玉米小院有碾子、磨盤;一條毛驢代駕;玉米小屋陳列著各種生產工具,有鐵鍬、鋤頭、鐮刀、鎬頭。
為了發展旅遊,東山村老百姓開展了‘鄉下有我一分田’活動,向市民推介農業的生產過程,引起了市民們的極大興趣。每個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承包一小塊土地,種植不同的品種,參與耕作,種植花草、蔬菜,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不但舒展肢體,還能獲得成果。我說,好呀。
麥樂領著我們繼續往前走。一幢孤零零的大棚呈現在我的眼前。麥樂說,這裡是一處科教農業示範園。我們進去看看。進去以後,我們嘖嘖稱奇。
在這裡,北鎮引進了許多種植業新技術。除了推廣設施技術、滴灌技術外,還大力推行水培技術。水培技術是用營養基質栽培植物,將植物生長所需營養融於水中。
由於養分充足,許多植物呈樹狀爆發性生長,不但結果多,而且品相好,口味佳,更延長了植物的生命週期,變一年生植物為多年生植物。
麥樂說,由於科技的進步,種田變成一件輕鬆愜意的事。機械取代人工,承擔了許多髒、累的農活兒,原來需要幾天的農活瞬間即可完成,讓我們不得不讚嘆科技的偉大。以前那種人喊馬叫的戰三夏、搶三秋、虎口奪食的火爆場面已經走進歷史。
我說,如果多一些設施大棚,老百姓何愁不富?麥樂說,設施農業暫時無法在北鎮大規模推廣。第一,北鎮政府不支援。第二,設施農業投資大,一般老百姓掏不出這筆錢。第三,農業投資風險大。不過,我一定鼎力推廣。
我說,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這時,一些來自我省內外的參觀者從我們身旁走過。一邊走,他們一邊嘖嘖稱讚。一些大中小學生結隊參觀,一些農業大學生深受啟發,立志畢業後,報效家鄉。我說,你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 想看書來
11、官商之大地之恥
麥樂領著我們繼續向前走。在東山村與臨村交界的地方,出現了大片工業廠房。麥樂說,這是由北鎮政府投資興建的農業機械製造區,引進了農機廠,生產播種機、收割機及其配件。
麥樂說,發展現代農業,需要現代裝備製造業作為技術支撐。北鎮將農業裝備製造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大力發展,準備繼續上規模、上水平,將農業裝備製造業發揚光大。
我說,很好,很不錯。麥樂說,給個建議吧。我說,看了北鎮發展現代農業的成果,我總的感覺是農業正向流水線邁進,與工業的差距在縮小。東山村幹得這麼好,其它村紛紛效仿怎麼辦?不是打亂了北鎮的工業化程序了嗎?徐書記難道一點都不擔心嗎?
麥樂說,剛開始時他有點擔心,現在則一點都不擔心。他覺得,農業生產的工業化、流水線化需要許多先決條件。比如,需要土地的集中連片,需要水、電、路配套,需要金融支援。
沒有政府的主導和強力介入,農民自己無法解決上述問題。正可謂‘樹根不動、樹梢白搖’。實際上,他過於自負了。農民不是一盤散沙,有自我組織能力。一旦他們組織起來,上述問題可迎刃而解。
我對麥樂說,我不明白,現代農業的效益如此顯著,不僅畝均超萬元已經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就是畝均幾萬元、十幾萬元的事也屢見不鮮。徐書記為何就是看不上眼?為什麼跟農民唱反調?
麥樂聽了,拿腔捏調地學著徐平的口吻說,同志們,畝超萬元又怎麼樣?還是無法與工業的效益比。金餅、銀餅、鐵餅要比‘燒餅’值錢得多,金粉、銀粉、鐵粉要比麵粉金貴得多。
更要命的是,農業抗災能力弱。一場風雹、一場疫病,足以使農業遭受滅頂之災,幾年也緩不過氣來。我這樣做,是為農民好,為北鎮好。因為農業的比較效益低,無論他人說什麼,我也不會動搖‘工業立鎮’的決心。
說到這,麥樂停了一下,扮了個鬼臉,用徐平的口吻繼續說,同志們,你們根本不必為吃飯擔憂,不必為工業化擠佔了大量農地進而影響農業生產而擔憂。
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說明,不需要土地也可以生產出糧食和蔬菜、水果。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業生產應該而且可以擺脫對土地的依賴,應該而且可以向空中和地下擴充套件。解決人類的吃飯問題並不難。
我打斷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