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這個理論看似符合邏輯,事實上卻是建立在一個假設的基礎上的——麵包店老闆原本不打算花掉這些錢。如果麵包店的老闆用於安裝玻璃的錢是打算購買麵粉的,那麼裝了玻璃就沒錢買麵粉,麵粉廠的工人就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正好與玻璃工人增加的收入相互抵消,後面的推論自然無法成立。

大致上說來,我們的經濟就是被這兩隻手所左右著,雖然後來又出現了諸如供給學派、福利學派等等經濟理論流派,但這些流派的理論均來源於這兩隻“手”。

“看不見的手”就像是道路,宏觀經濟則是在這條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時而上坡、時而下坡;“看得見的手”就像是司機,隨著道路的情況,時而加油、時而剎車。

無論你的駕駛技術多麼優秀,你也無法改變道路的走向。同樣,無論“看得見的手”多麼強勢,都無法左右這隻“看不見的手”,無法改變宏觀經濟的大趨勢。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金融巨頭,都只能是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第三節 經濟會衰退嗎?

所謂的經濟衰退,是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的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衰退有不同的定義,在宏觀經濟學上通常定義為“在一年中,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美國官方則以“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作為衰退的定義,而這個定義是人們日常使用最廣泛的。

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必然呈現成長——發展——繁榮——衰退的週期性運動,這也就是經濟學所謂的“經濟週期”。

西方經濟學家把經濟週期所經歷的迴圈分為繁榮、危機、蕭條、復甦四個階段。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國人已經習慣了兩位數的GDP增速和可以向世界炫耀的低通脹指數,我們早已被近10年的高增長、低通脹資料寵壞了胃口。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身邊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當通貨膨脹不知什麼時候悄然來到時,我們才發現,這些原本除了經濟學家之外沒有人關心的數字居然和我們的生活有如此之大的關係,宏觀經濟走勢前所未有地變得重要起來。

“不確定”因素是當前全球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不確定”也就是變化無常,在變化無常中把握趨勢是比較難的事情,需要對經濟大勢給出適時的宏觀把握,而這種不確定性正是中國經濟目前最大擔憂之所在。在這種“不確定”下,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我們將第一次經歷一個經濟週期的後半場,經歷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經濟減速期”。

◇BOOK。◇歡◇迎訪◇問◇

第5節:第一章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過冬的糧食了嗎(3)

保加利亞經濟學家克拉斯穆爾·佩佐夫曾在2004年《全球財經觀察》雜誌發表過一篇題為“中國經濟的蕭條風險”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將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經濟與當今中國經濟進行比較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將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蕭條,如同美國在30年代所經歷的”。

他認為,“中國的泡沫破滅將會在2008年—2009年間某個時刻發生,因為一直到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舉辦前,中國政府將會繼續追求一種刺激經濟的政策。到那時,通貨膨脹將很可能無法控制,可能現在已經處於失控的狀況,而政府除了急踩剎車和採取收縮外毫無選擇”。並且,和美國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一樣,“中國的蕭條將引發美國的泡沫破滅,進而引發其他國家的衰退”。

在文章中,佩佐夫還總結了幾個可能觸發中國經濟蕭條的“導火索”:

(1)一場世界範圍的貨幣、銀行或者衍生產品危機。

(2)美國的一次衰退。

(3)遏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4)中國失去貿易盈餘。

(5)一場石油供應危機。

佩佐夫的預言在今天看來讓我們不寒而慄: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

2008年,美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投資大亨沃倫·巴菲特認為,美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衰退期,並且衰退期的長度和深度可能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2008年,中國面臨著10年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3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時明確指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抑制通貨膨脹是今後五年的任務。“經濟要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抑制通貨膨脹,這不是一年的任務,而是五年的任務”。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