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到賈詡的輔佐,更是如虎添翼,背後又有劉表的支援,南陽郡的這隻虎,可不是關在籠子裡供人欣賞的,它是隨時會吃人的。

如果曹操率主力東征,難保張繡、劉表不趁機襲取許縣。在這種情況下,東征呂布之事只能先放下了,當務之急,先得打掉南邊的這隻虎。

【二、水驚變】

建安二年(197年)的新年剛過,曹操下定決心,準備南征張繡。

人馬準備好了之後,按照慣例,他要到宮裡向天子報告並辭行。曹操進了宮,還沒有見到獻帝劉協,卻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吃驚非小。

按照禮制,曹操作為司空又代理車騎將軍,朝見天子應該遵循以下禮儀:快見到天子時,要脫掉鞋子,解除佩帶的武器,一路小跑著去見天子。

天子身邊會站著一個司儀官,在一旁高喊:“費亭侯、司空、行車騎將軍曹操,參見皇上。”曹操聽到後就要跪下來高聲說:“吾皇萬歲,萬萬歲。”

據《世語》一書記載,這一次曹操還沒有見到天子,大概剛把鞋子脫掉,突然過來兩個持戟的武士,手裡操持的鐵戟可都是真傢伙,他們二話不說,咔嚓一下把戟就架在了曹操的脖子上。曹操沒有防備,當時就傻了。這二位就這樣叉著曹操往前走,曹操沒有選擇,只好跟著,來到獻帝面前,跪下跟獻帝說話。

曹操說了些什麼他一定都記不得了,那一刻他的腦海裡估計全是空白。從獻帝跟前出來,曹操脊背上的汗把衣服都溼透了,那是緊張的。

這是一套什麼禮儀呢?其實它是有來歷的,漢代為了防止權臣篡權,規定了許多制衡措施,比如“五大不在邊”,就是外戚、三公等五類權臣不能到外面領兵。遇到特殊情況非領兵不可,就得執行剛才這一套程式,權臣在出兵前向天子辭行時,由武士將戟交叉於頸項前行(交戟叉頸而前),意思是要試試你心裡是否有鬼。能經受住考驗的是好同志,有異心的就得掂量掂量還敢不敢來。

曹操大概沒聽說過還有這個規矩,或者沒想到劉協會跟他玩兒真的,這一驚實在非同小可。如果劉協真的向他下手,這不就是個機會嗎?何進當年是怎麼死的?竇武、梁冀又是怎麼死的?別看權傾天下,一個細節就能讓你灰飛煙滅。

曹操越想越後怕,《世語》載,他以後再沒有朝見過獻帝(自此不復朝見)。

經過了這個插曲,曹操率兵南下,兵鋒直指南陽郡的宛縣,很快抵達水附近。水是漢水上最重要的支流,即如今河南省境內的白河,在襄陽附近注入漢水。在這條河上,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新野。

聽說曹操率軍親征,張繡很緊張,曹操的大名他早有所聞,袁術、陶謙、呂布這些天下英雄都不是他的對手,如今正勢如中天,張繡覺得在曹操面前自己也根本不是個兒。

此前,張繡曾派賈詡到襄陽走了一趟,見了見劉表。據《傅子》記載,賈詡回來後對張繡說:“劉表這個人,倒是有一些才能,和平年代做個三公應該稱職(平世三公才也)。現在看不清形勢,多疑少斷,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

賈詡的襄陽之行打消了張繡依靠劉表抵抗曹操的想法,他決定投降曹操。沒有記載顯示張繡的這項決定是不是賈詡的建議,但賈詡至少沒有反對。就這樣,曹操原打算南下必有一場惡戰,現在看來不存在了。

曹操很高興,在水河畔紮下軍營,設宴招待張繡及其手下。在酒席宴前,張繡等人看到有一個不認識的大漢站在曹操身後,威武異常,不禁暗暗吃驚,這個武士就是典韋。

在曹操行酒時,典韋手持大斧一直跟著,斧刃有一尺多,曹操不管走到誰跟前,典韋都站在曹操後面,而且使勁兒拿眼睛直盯著對方看(迫視),弄得客人根本沒有心思吃好喝好。直到酒宴終了,張繡及其部將都不敢正視曹操。

本來這次南征就可以圓滿收場了,但發生了一個意外,讓形勢陡轉,曹操轉勝為敗,敗得一塌糊塗。

曹操對於像典韋、許褚這樣的猛士歷來見一個喜歡一個,總想弄到自己手下。據《傅子》一書說,張繡有個親信將領叫胡車兒,勇冠三軍,大概也是典韋那樣的猛人。曹操看到胡車兒也特別喜歡,想籠絡一下感情,看日後能不能把他挖過來,於是親自接見胡車兒,並贈給他不少金錢。曹操此時應該沒有透過胡車兒解決張繡的意思,因為打張繡並不是他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張繡已經投降,南陽郡得以暫時穩定,應該儘快回師,準備東征。

但張繡知道了這件事,他不那麼想,他認為曹操此舉用心不良,是要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