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塹鋇賾忻�拇蟛浦鰲�
魯肅很有錢,他樂善好施,經常大散家財,甚至把地賣了,以賑濟窮人,他好結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響力。據《吳書》記載,魯肅身材魁梧,相貌出眾(體貌魁奇),精於奇謀,又擅長騎馬射箭,經常召集一幫年輕人到山中狩獵,其實是去搞軍事操練,借狩獵演兵習陣。
周瑜投奔孫策後,被孫策任命為居巢縣長,該縣在廬江郡。有一次周瑜帶著數百人遠赴九江郡一帶執行任務,軍糧成了問題,他聽說魯肅家富有,於是來找魯肅,要求支援點糧食。
魯肅家有兩個大糧倉,每個糧倉存米三千斛,合三萬鬥,是一個大數目。魯肅隨便指了其中一個送給周瑜,周瑜大為驚奇,於是和他結成好友。
袁術聽說魯肅的大名,想任命他為東城縣長。魯肅看到袁術成不了大事,予以拒絕。他知道袁術不會善罷干休,於是組織本族人以及跟他平日交好的年輕人共一百多人到居巢找周瑜。
這個是《三國志》的說法,《吳書》記載與《三國志》略有不同,說魯肅不是到江北的居巢而是到江南去找周瑜的,帶領的也不是一百多人而是三百多人,這個說法似乎不確切。不過《吳書》記載了魯肅一行人此次出奔的細節,展示了魯肅除了有謀也有勇的一面。
據《吳書》記載,魯肅讓老弱者走在前面,讓強壯的人走在後面,他們剛出發,袁術的人就追來了。魯肅讓人在遠處立了個盾牌,他自己拉滿弓,對追兵說:“現在天下大亂,有功不能賞,不追也不會受罰,你們都是大丈夫,難道看不清這些嗎?為何還要苦苦相追?”
魯肅衝著盾牌射出一箭,箭桿射穿盾牌而過,把追兵震住了,於是不再追趕。
魯肅找到周瑜後,又因為祖母去世回到東城縣一段時間。孫權繼位後,周瑜把魯肅推薦給孫權,孫權在一次宴會上第一次見到魯肅,與他交談後十分高興,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宴會散去,賓客們都走了,魯肅也要告辭,孫權卻把他留下,引到密室中,面對面進行交談。
孫權說:“如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我繼承父兄餘業,想建立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勳,先生既然惠顧於我,如何來幫助我呢(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魯肅回答道:“當年漢高祖劉邦想尊崇義帝,卻不能夠,因為有項羽的緣故。現在的曹操,就像當年的項羽,將軍為什麼還要當齊桓公和晉文公呢?據我看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也不可能馬上滅亡。我為將軍考慮,只有鼎足於江東,以觀天下之變。這樣的計劃是現實可行的,因為北方多事(北方誠多務也),趁著多事,我們剿除黃祖,進伐劉表,佔據整個長江流域(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是漢高祖的事業呀,豈是齊桓晉文所可比的?”
魯肅的這番高論與日後諸葛亮“隆中對”中提出的“天下三分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魯肅提出這個觀點時至少比諸葛亮早了好幾年。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後,中原局勢漸趨明朗,在魯肅、諸葛亮等有識之士看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已成為一種共同看法,他們分別提出三國鼎立的構想,事後證明是很有遠見的。
魯肅迅速在孫氏陣營裡脫穎而出,《三國志魯肅傳》記載,孫權對張昭的話慢慢不以為然,而對魯肅越發重視。這引起了張昭的不滿,張昭經常責怪魯肅不能謙讓下士,對他非議很多(頗訾毀之),認為魯肅年少粗疏,不能重用,但孫權不聽,對魯肅更加倚重。
孫權年紀不大卻很有領導才幹,他接手孫氏集團後,內外迅速呈現出一派新氣象,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原有勢力範圍,還有了新的發展,內部人事格局也越來越明晰,使用舊臣,提拔新人,使孫氏在江東一帶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最終成為曹操的主要對手之一。
第七章 北上太行山
〔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曹操終於佔據了整個北方。這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其艱難程度也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轉戰於太行山上,迎著呼嘯的北風,聽著熊虎嘶嚎,看著迷失的道路,曹操不禁發出了“艱哉何巍巍”的慨嘆。〕
【一、袁氏兄弟相攻破】
建安七年(202年)五月,一代風雲人物袁紹因病去世,他留下了未竟的事業,留下了深深的遺憾,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倒不是說他留下的家業不夠大,實力不夠強。相反,雖然經過官渡之戰的慘敗,但他一手締造的袁氏集團仍然保持了強大的實力,只是直到臨死前他都沒有解決好本集團內部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