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這個時候曹操正四處網羅人才,他聽說司馬懿有點小名氣,於是派人召見他,想讓他到司空府任職。

由地方抽調到中央,而且工作在曹操的身邊,前途自然不可限量,這是別人打著燈籠也不好找的美事,但卻被司馬科長拒絕了。

這件事還是記錄在《晉書》裡,據稱司馬懿拒絕曹操徵辟的理由是看到漢朝國運衰微,自己不肯屈事曹操(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這個理由很含糊,似乎是想說司馬懿看到漢室不振,大權在曹操手中掌握,因而心中不平。但這種想法未必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即便如荀、孔融那樣內心裡十分忠誠於漢室的人,此刻不也在許縣為官嗎?

在成書更接近那個時代的《三國志》以及裴松之注裡,並沒有這樣的記載。《三國志荀傳》裡,列舉了荀向曹操推薦的人才名單,其中就有司馬懿的名字,說明司馬懿是經過荀推薦出仕的。

但《晉書》堅持司馬懿“拒曹”這個情節,為了讓大家相信,它還編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司馬懿以自己患風痺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拒絕了曹操的徵辟。曹操有點懷疑,認為這小子可能有詐,就派人夜裡到司馬懿家看看,結果發現司馬懿果然躺在那裡一動不動,於是就信以為真,不再強迫他應徵了。

講完這個故事,《晉書》還怕有人不相信,於是又講了一個:司馬懿前面騙過了曹操的密探,但從此也就得裝下去了。有一天,他們家在院子裡曬書,突然來了暴雨,司馬懿一著急,忘了自己在裝病人,起身跑過去收書,這件事恰巧被家裡的一個婢女看到了。司馬懿的老婆叫張春華,她很厲害,不僅親手把這個婢女殺了滅口,並且“親自執爨”。“爨”的意思是燒火做飯,表面看來似乎是說婢女被殺之後,家裡沒人做飯,張春華親自做飯。

但這有什麼好寫的呢?司馬懿那時候是個二十多歲沒有工作的小青年,在外人眼裡還是個重病在身不能動的殘疾人,老婆下廚房做個飯也值得寫進史書裡嗎?仔細看看,這幾個字裡恐怕隱藏著令人恐怖的事情。

“爨”的意思還有燒和煮,張春華把人殺了,怎麼藏屍滅跡呢?乾脆把人弄到鍋裡煮了,她親自燒火。

這種事別的女人未必能幹出來,但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絕對可以。她也是河內郡人,父親是個縣令,母親姓山,是“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姑奶。張春華最大的貢獻是生下了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倆,她伴隨司馬懿一生,幫了司馬懿不少忙,但也絕對是一個悍婦,把司馬懿治得服服帖帖。

司馬懿後來寵幸一個姓柏的小老婆,弄得張春華想見他一面都很難,張春華於是使出殺手鐧:絕食。

張春華想自殺司馬懿倒不怕,關鍵是張春華髮動了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塊絕食,司馬懿害怕了,趕緊賠禮道歉。司馬懿對人說:“這個老太婆死了不要緊,關鍵是毀了我的好兒子啊(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

司馬懿的這一番做派確實顯眼,為了不出來做曹操的官,不惜裝病殺人,看來意志是夠堅定的。如果以後漢室復興了,追記誰曾經跟奸臣曹操做過堅決鬥爭,這些無疑會成為他的光輝業績。

可惜,這些故事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

一個二十二歲的郡政府上計吏的隨員,即使出身名門且有點小名氣,至於讓曹操花這麼大的心思非把他弄出來工作不可嗎?司馬懿與眾不同且堅定無比的政治信念又來自於哪裡呢?他的行為缺少說服力。

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弟弟司馬孚都在曹營做事,且事業一帆風順,他卻特立獨行,非要耍點酷,讓人有些不解。

而且司馬懿並沒有酷到底,他還是出來做事了。據《晉書》說,曹操當了丞相後,徵他到丞相府來當文教處處長(文學掾)。這一次曹操不客氣了,命令說:“再要得瑟,就抓起來(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害怕了,乖乖出來就職。

這個故事也僅見於《晉書》,是為司馬懿最終出仕圓場的。但這樣一來更加說不過去了,當初不出來,現在一嚇唬就出來了,這不是承認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欺騙領導嗎?司馬懿難道現在不害怕了?

司馬懿到了曹操身邊後,工作幹得挺出色,一來他確實有些本事,工作也努力,二來他迅速給自己找了個好靠山,即後來當了太子的曹丕。

司馬懿被人稱為“太子四友”之一,這再次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他不是死讀書、認死理的人,不會只拉車不看路,先前關於漢室衰微、不肯屈事曹氏的話都是假的。

假設《晉書》裡的記載是真實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