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學問,但誰知道他在談經論道之餘會不會有什麼圖謀。

根據報告,跟天子最談得來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荀悅,他是荀的堂兄,此時擔任天子的高階秘書(侍中),他是個書呆子,跟天子所談的話題主要集中在經學和本朝歷史上,他曾經受天子之命撰寫了一部本朝的史書,名叫《漢紀》。

另一個人是孔融,此時擔任皇家事務部部長(少府卿),這個人讓曹操越來越感到討厭,他跟天子也很談得來,他們談的可不都是學術話題。

郗慮原來擔任光祿勳卿,跟孔融平起平坐,曹操廢三公之制後,任命郗慮為御史大夫,成為三公之一,是孔融的上級。孔融對此不加掩飾地表示了不滿。

曹操常駐鄴縣,許縣的一舉一動就交給郗慮來監控,重點就是像孔融這樣跟天子走得比較近的人。曹操路過許縣,自然要把郗慮秘密召來問問情況,郗慮剛受到孔融的嘲諷,正要報復一下,於是說了孔融一堆壞話。

這把曹操長期以來對孔融的不滿全部勾了出來,曹操讓郗慮整理一下孔融的材料報上來,等候處理。

郗慮馬上把舉報信整了出來,他不愧是鄭玄的高足,把孔融所謂的劣跡整理得很到位,但凡能給孔融判上十年八年的地方,他一個沒漏,中間還添油加醋、煽風點火,欲置孔融於死地。

《後漢書孔融傳》引述了郗慮整出來的黑材料,歸納起來其中列舉了孔融的四條罪狀:

第一條:“少府孔融,過去在北海國,看到天子遇難,就招募徒眾,意欲不軌,他曾經說:‘我是聖人之後,即使君臨天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何必卯金刀?’”“卯金刀”是繁體的“劉”字,說孔融早在北海國當國相的時候就有造反的意思,這一條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相信,孔融沒有那麼大的抱負,他連北海國相都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