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部分

夏侯淵、夏侯的子侄輩中與曹丕關係不一般的也有好幾個,主要是夏侯尚、夏侯威、夏侯等人。

夏侯家與曹丕關係最好的是夏侯尚。曹丕稱帝后,曾任命夏侯尚為徵南大將軍,負責整個荊州方面的軍務,他的正妻也是曹家的姑娘,但具體是誰已不得而知。夏侯尚升為徵南大將軍後,寵愛另外一個妾,曹家姑娘受到冷落,已經身為皇帝的曹丕派人絞殺了這個愛妾,這件事做得太損,但也說明在曹丕眼裡夏侯尚從來都不是外人。

夏侯威是夏侯淵家的四子,他一身俠氣,自己不是文人但喜歡讀書人,他發現了泰山郡人羊祜,覺得羊祜博學多才,善於談論,於是做主將他二哥夏侯霸的一個女兒嫁給羊祜為妻,後來羊祜成為一代名將。夏侯威跟曹丕的關係很好,但他跟曹植的關係也好,可能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後來只做到了州刺史,四十九歲的時候去世。

夏侯是夏侯的兒子,也是曹丕的姐夫,史書記載曹丕與夏侯“親善”。曹丕稱帝后夏侯也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安西將軍,主持關中及以西地區軍務,身負重任。但他才能有限,《魏略》說他“性無武略,而好治生”,蜀國大將魏延乾脆評價他“怯而無謀”。曹丕的兒子曹睿繼位後,把這個姨父從長安調回來任了個閒職。

從上面這些記載來看,曹丕的人緣不錯。此外,曹丕不僅跟曹氏、夏侯氏兄弟們關係好,身邊還有不少心腹,“太子四友”就是其代表。

“太子四友”的說法出現於《晉書宣皇帝紀》即司馬懿的傳記裡。說曹丕被立為太子前後,特別信賴倚重四個人,分別是司馬懿、陳群、吳質和朱鑠,號為“四友”。

司馬懿前面已有較詳細的介紹,他出於河內郡溫縣司馬氏家族,他的父親司馬防是曹操在洛陽時代的老領導。司馬懿一家也是英才輩出,他的大哥司馬朗、三弟司馬孚都在曹操手下任職。

按照《晉書》的說法,司馬懿開始到曹操身邊工作還有點不太情願。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有很深的城府和很強的上進心,他也絕對聰明,當時軍權被曹氏、夏侯氏掌握,士家大族在政權格局裡只能充當配角,司馬懿敏銳地觀察到這一點,他覺得要想真正進入權力核心必須忍耐,作長遠打算。

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韜光養晦”,最早就是說司馬懿的。

司馬懿後來主動靠近曹丕,忠心耿耿地幫曹丕出謀劃策,受到曹丕重視。陳群跟司馬懿的出身差不多,他出身於穎川郡陳氏,也是一個大家族。陳群的身份有點特殊,他當過劉備的下屬,劉備戰敗後作為俘虜被曹操發掘和任用。陳群擔任過基層行政官員,也負責過人事、司法、監察方面的工作,有相當的才幹,以後著名的“九品官人法”就是他提出來的。

在曹操生前,司馬懿和陳群還不屬於核心層成員,也沒有兵權,但他們看準了曹丕日後必能成繼大位,所以傾心攀附,深得曹丕的信任,為日後飛黃騰達鋪好了路。

吳質的情況前面也介紹過,他追隨曹操的時間較早,大概在曹操擔任兗州牧時期就投身曹營,但地位一直不高,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出身並非像司馬懿、陳群那樣出於名門大族,另一方面是他的脾氣不好,人品又差,前途較為渺茫。

吳質比曹丕大了整整十歲,他是一個喜歡交結權勢的人,經過努力他終於引起了曹丕的重視,成為曹丕的智囊。曹丕遇到難事不知道如何辦時,經常找他出主意。

四人之中朱鑠的情況目前所知最少,只知道他是曹操的老家沛國人,長得比較瘦,性子比較急,跟曹丕等人關係很好,曹操徵袁譚佔領南皮後,有名的“南皮之遊”裡就有吳質和朱鑠。

《世語》裡記載了一件事,可以說明曹丕、吳質、曹真以及朱鑠等人交往之密切。那已經是曹丕稱帝以後的事了,當時吳質在外地擔任要職,一次回京城朝見曹丕,曹丕特別命令京內高階官員和將領們到吳質府上聚會,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吳質在曹丕心目中的分量。

酒宴之中,吳質想更盡興一點,就讓藝人上來表演節目。曹真、朱鑠當時都在座。這二位一個生得肥胖,一個生得很瘦,吳質就讓藝人們拿這個說事逗樂(酒酣,質欲盡歡。時上將軍曹真性肥,中領軍鑠性瘦,質召優,使說肥瘦)。曹真見自己被戲弄,在酒桌上就跟吳質鬧崩了,曹洪、王忠等上來勸說,曹真怒氣未消,甚至拔出刀要殺人,吳質也惱了,手按著劍叫著曹真的字說:“曹子丹,你不過是案几上的肉罷了,我吞你不用喉,嚼你不動牙,你怎敢如此仗勢驕橫(汝非屠几上肉,吳質吞爾不搖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