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為了表彰孫權討伐關羽的功勞,曹操上表獻帝拜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任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派校尉梁寓回拜,並給曹操送來一封信,說自己將順從天意向曹操稱臣(上書稱臣於操,稱說天命)。

孫權雖然得了荊州,但也自知惹了大禍,為了應對劉備即將發起的報復行動,他在曹操面前不得不把姿態再放低些。

曹操把孫權的信給大家看,說:“這小子是想讓我坐到火爐上烤呀(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但是,侍中陳群、尚書桓階等許多人都認為:“漢祚已終,也不是今天才開始的。殿下功德巍巍,天下矚望,所以孫權都自願稱臣。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殿下應該正大位,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呀?”

夏侯等人也說:“天下人都知道漢室壽命已盡,異代方起。自古以來,能除民害為百姓所歸的,即是天下的主人(即民主也)。殿下從戎三十多年,功德著於黎庶,為天下所歸,應天順民,不要再猶豫了!”

可是,曹操卻說:“如果上天真有此意,我也只願當週文王。”

曹操一生多次提到周文王,看來他對周文王的功業及品德很景仰。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商代貴族,他遵從先人之法,繼承祖先的業績,禮賢下士,日益強盛。當時殷紂王執政,殘虐無道,他害怕姬昌,把他囚禁起來。但是姬昌設法重獲自由,之後勵精圖志,發展自己的力量,為討伐商紂王做準備。後來姬昌死了,他的兒子姬發繼位,也就是周武王,最後完成了父親周文王討伐商紂的遺願。

曹操明確地告訴大家,他在世時不想稱帝,如果曹氏有代替劉氏承祚天下的那一天,也是在他兒孫輩手裡完成。

這一段內容出自《魏氏春秋》,對於曹操如此直白地談論王朝輪替,甚至把劉漢比作殷紂王,歷來倒沒有太多非議,這時因為漢朝這座大廈歷經三四百年,如今確實已經飄搖不堪了,誰都會認為曹氏替代劉氏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

曹操不願意稱帝,不是他覺得自己沒這個實力,也不是他沒有過這樣的想法,而是他覺得自己確實老了。他想把那件事留給子孫去做,這是他的真心話。

曹操在摩陂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一個新年,隨後下令回師鄴城。

他沒有在許縣停留,卻繞道去了洛陽,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一行抵達洛陽。

幾個月前,他從漢中率大軍回來時也在洛陽作過停留,他在這座城市生活過多年,二十歲走上仕途也是從洛陽開始。多麼美好的歲月呀,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洛陽北部尉,卻讓那時的生命如此充滿激情,也充滿期望。

眼下,洛陽已殘破不堪,經過戰爭的洗禮,尤其是經歷了董卓縱火的摧殘,洛陽幾乎成為廢墟,包括曹家舊宅在內的大部分建築都成為一堆堆瓦礫,但曹操對這裡仍然充滿了感情,據《曹瞞傳》記載,曹操命令有關部門對原洛陽北部尉官署進行了復原,並特別強調修得比原來還要氣派。

這再一次證明曹操確實老了,只有老人才更留戀和回味自己的過去。

這一次由摩陂來到洛陽,曹操打算在此住一段時間,他下令在洛陽修建宮殿,宮殿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建始殿。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卻接連發生了不祥之事。

據《世語》記載,為修建始殿,工匠砍伐濯龍祠裡的樹木,但是奇怪的事發生了,樹被刀砍之後卻流出了鮮血(起建始殿,伐濯龍祠而樹出血)。另據《曹瞞傳》記載,曹操命令工程負責人蘇越把一棵梨樹遷走,在挖樹根的時候樹也流出了鮮血。蘇越把情況報告給曹操,曹操親自前去察看,果然見到樹根出血,心裡很厭惡,認為這是不吉之兆。

曹操一下子病倒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二十三日,魏王曹操病逝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

曹操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二十歲出仕,三十歲時趕上黃巾起義,在鎮壓黃巾軍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歷史舞臺。三十五歲時,曹操起兵反抗董卓,經過十年奮戰,成為雄踞一方的諸侯。四十二歲時,曹操迎漢獻帝於許縣,四十六歲時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四十八歲時,曹操遠征烏桓取勝,基本統一了北方,但是第二年即遭遇赤壁之敗。

曹操四十二歲時擔任漢朝司空,五十四歲時擔任漢朝的丞相,五十九歲時進爵為魏公,六十二歲時進爵為魏王。曹操病逝的當年,兒子曹丕代漢稱帝,他被追奉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南征北戰中度過,較之西漢初年的劉邦和東漢初年的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