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了一鼻子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的出來了。到了自己房中,將東西丟在一邊,嘴裡咕咕噥噥自言自語道:“這個又算了個什麼兒呢。”一面坐著,各自生了一回悶氣。
卻說鶯兒帶著老婆子們送東西回來,回覆了寶釵,將眾人道謝的話並賞賜的銀錢都回完了,那老婆子便出去了。鶯兒走近前來一步,挨著寶釵悄悄的說道:“剛才我到璉二奶奶那邊,看見二奶奶一臉的怒氣。我送下東西出來時,悄悄的問小紅,說剛才二奶奶從老太太屋裡回來, 不似往日歡天喜地的,叫了平兒去,唧唧咕咕的不知了說些什麼。 看那個光景,倒象有什麼大事的似的。姑娘沒聽見那邊老太太有什麼事?”寶釵聽了,也自己納悶,想不出鳳姐是為什麼有氣,便道:“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們那裡管得。你去倒茶去罷。”鶯兒於是出來,自去倒茶不提。
且說寶玉送了黛玉回來, 想著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傷感起來。因要將這話告訴襲人,進來時卻只有麝月秋紋在房中。因問:“你襲人姐姐那裡去了?”麝月道:“左不過在這幾個院裡,那裡就丟了他。一時不見,就這樣找。”寶玉笑著道:“不是怕丟了他。因我方才到林姑娘那邊,見林姑娘又正傷心呢。問起來卻是為寶姐姐送了他東西,他看見是他家鄉的土物, 不免對景傷情。我要告訴你襲人姐姐,叫他閒時過去勸勸。”正說著, 晴雯進來了,因問寶玉道:“你回來了,你又要叫勸誰?”寶玉將方才的話說了一遍。 晴雯道:“襲人姐姐才出去,聽見他說要到璉二奶奶那邊去。保不住還到林姑娘那裡。 ”寶玉聽了,便不言語。秋紋倒了茶來,寶玉漱了一口,遞給小丫頭子,心中著實不自在,就隨便歪在床上。
卻說襲人因寶玉出門, 自己作了回活計,忽想起鳳姐身上不好,這幾日也沒有過去看看,況聞賈璉出門,正好大家說說話兒。便告訴晴雯:“好生在屋裡,別都出去了,叫寶玉回來抓不著人。”晴雯道:“噯喲,這屋裡單你一個人記掛著他,我們都是白閒著混飯吃的。”襲人笑著,也不答言,就走了。
剛來到沁芳橋畔, 那時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蓮藕新殘相間,紅綠離披。襲人走著,沿堤看頑了一回。猛抬頭看見那邊葡萄架底下有人拿著撣子在那裡撣什麼呢,走到跟前,卻是老祝媽。那老婆子見了襲人,便笑嘻嘻的迎上來,說道:“姑娘怎麼今日得工夫出來逛逛?”襲人道:“可不是。我要到璉二奶奶家瞧瞧去。你在這裡做什麼呢?”那婆子道:“我在這裡趕蜜蜂兒。今年三伏裡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子,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來。姑娘還不知道呢,這馬蜂最可惡的,一嘟嚕上只咬破三兩個兒,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頭,連這一嘟嚕都是要爛的。姑娘你瞧,咱們說話的空兒沒趕,就落上許多了。 ”襲人道:“你就是不住手的趕,也趕不了許多。你倒是告訴買辦,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兒, 一嘟嚕套上一個,又透風,又不遭塌。”婆子笑道:“倒是姑娘說的是。我今年才管上,那裡知道這個巧法兒呢。”因又笑著說道:“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嚐嚐。”襲人正色道:“這那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裡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老祝忙笑道:“姑娘說得是。我見姑娘很喜歡,我才敢這麼說,可就把規矩錯了,我可是老糊塗了。”襲人道:“這也沒有什麼。只是你們有年紀的老奶奶們,別先領著頭兒這麼著就好了。”說著遂一徑出了園門,來到鳳姐這邊。
一到院裡,只聽鳳姐說道:“天理良心,我在這屋裡熬的越發成了賊了。”襲人聽見這話, 知道有原故了,又不好回來,又不好進去,遂把腳步放重些,隔著窗子問道:“平姐姐在家裡呢麼?”平兒忙答應著迎出來。襲人便問:“二奶奶也在家裡呢麼,身上可大安了? ”說著,已走進來。鳳姐裝著在床上歪著呢,見襲人進來,也笑著站起來,說:“好些了, 叫你惦著。怎麼這幾日不過我們這邊坐坐?”襲人道:“奶奶身上欠安,本該天天過來請安才是。但只怕奶奶身上不爽快,倒要靜靜兒的歇歇兒,我們來了,倒吵的奶奶煩。 ”鳳姐笑道:“煩是沒的話。倒是寶兄弟屋裡雖然人多,也就靠著你一個照看他,也實在的離不開。我常聽見平兒告訴我,說你背地裡還惦著我,常常問我。這就是你盡心了。”一面說著,叫平兒挪了張杌子放在床旁邊,讓襲人坐下。豐兒端進茶來,襲人欠身道:“妹妹坐著罷。”一面說閒話兒。只見一個小丫頭子在外間屋裡悄悄的和平兒說:“旺兒來了。 在二門上伺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