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0部分

漢萬歲”,那是因為他們是從“為了羅馬”這話改變過來的。都知道,羅馬軍團的戰號是“為了羅馬”。

“拿上你們的武器,穿上你們的盔甲,去報仇雪恨吧!”衛青的話象磁石,深深的吸引著羅馬降兵。

“報仇雪恨!”貴族對他們的欺壓,讓他們痛恨不已,衛青這話說到他們的心坎上了,無不是歡欣鼓舞。

適才還與漢軍作戰的羅馬兵士,轉眼間就成了漢軍的一員,拿著武器,穿著盔甲,歡天喜的走在漢軍前面,為漢軍帶路。瞧他們那喜悅勁頭,彷彿他們早就是漢軍的一員了。

與漢軍在一起,他們是人,真正的人,有尊嚴這遠非羅馬帝國所能比,個個昂起了頭顱,挺起了胸脯,神氣活現。

開疆拓土,就是要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戰,方能越打越強。那種單純的征服,只會越來越弱。對羅馬降兵的表現,衛青大是滿意,率領漢軍朝西進發。

……

亞歷山大港,是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是西方最為重要的港口轉運站,連線著歐洲和中東的海上貿易。若是沒有亞歷山大港,就不會有繁忙的地中海海上貿易。

這座城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埃及的首都,這是一座大型城市,人口多,繁華異常,進出口貿易特別發達。

這座城市最為著名的是亞歷山大燈塔,也是亞歷山大大帝所建。

亞歷山大燈塔是人類的七大奇觀之一,在歷史上非常有名。這不是奢侈品,也不是亞歷山大大帝一時頭腦發熱建立的,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亞歷山大大帝很有遠見,他知道地中海的價值,知道地中海中的貿易有多重要。這才修建了這座燈塔,指引著船隻進出港口,這為促進地中海貿易,促進歐洲與中東的聯絡起了巨大的作用。

燈塔高135米,共分三層。第一層正方形結構,高約60米,有三百多個方間,一是為守護燈塔人員的住房,二是貯料燃料。第二層為八角形,高19米。第三層為圓形,8根石柱圍繞著燈樓。

燈樓上的火焰是日夜不熄,自從建成,一直到被地震毀壞的一千多年裡,從未熄滅過。儘管埃及幾度易手,曾經屬於亞歷山大帝國,曾經屬於羅馬帝國,又獨立,征服者知道燈塔的巨大的價值,一直維護著。

燈塔所用的燃料不是石油,儘管中東盛產石油,那一時期還沒有用上,而是用的橄欖油和木柴作燃料。

周陽站在燈塔上,觀望著地中海,碧藍的海水,宛若一面碩大的鏡子,瑰麗異常。

海面上偶爾會刮點微風,帶起陣陣漣漪,地中海平添幾許生氣。

“好雄奇真是好景緻!”周陽感慨不已,在這裡欣賞美景,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心胸開闊。

自從擊敗安條克七世後,周陽率領漢軍直接攻進埃及,直取亞歷山大港。埃及國王,托勒密根本沒來得及反應,漢軍就抵達亞歷山大港了。在漢朝大軍壓境的情形下,托勒密關閉城門,妄圖與漢軍一戰。

依他想來,亞歷山大港是大城,城牆堅固,只要他不出戰,足以把漢軍耗垮。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漢軍的秦弩發威,屁大一會功夫,就攻破了城門,然後,漢軍象海潮一般湧了進來,亞歷山大港就落入了漢軍手裡,埃及滅亡了。

對托勒密本人,周陽沒有接受他的投降,而是數落他的罪狀後,直接砍頭。

周陽接受了米特拉達梯和安條克七世的投降,為何不投受託勒密的投降?正是因為接受了這兩人的投降,才要處死托勒密,這是立威。

因為,還沒有國王腦袋掉過地,只有殺掉托勒密,讓國王的人頭落地,那些被征服者才會老實。

為了起到最好的威懾效果,周陽不僅殺了托勒密,還把他的大臣、家人一併給殺了。這訊息一傳開,米特拉達梯和安條克七世出了一身冷汗,既是害怕,又是慶幸,他們好歹還有一命,家人親戚沒事。

周陽一邊派程不識直取迦太基,一邊穩定埃及。漢武帝派了不少文臣過來,嚴助、朱買臣他們都在,有他們打理,埃及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要穩定埃及,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傳下解放奴隸的命令就行了。這一些時期,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都是奴隸制國家,這命令一下,奴隸是打從心裡擁護漢朝,要不穩定都不行。

諸事一畢,周陽決定橫渡地中海,進攻羅馬本土。

此時亞歷山大港口,不再是進出口貿易港,而是軍港。埃及的艦隊,還有被徵用的商船,集結在港口裡,漢軍正在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