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漢時期,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的中央,有“天圓地方,中國在中央”的說法,是以華夏又叫中國,可以理解成中央國度。除了西羌,西邊就沒有敵人了,漢武帝竟然說在西邊萬里之外還有敵人,還是讓他憂心的敵人,這話猶如驚雷轟鳴於耳際,申公他們糊塗了。
“咕咕咕!”眾人喉頭髮出一陣怪異的聲響。
“皇上,西邊有敵人麼?臣怎麼沒聽說過?”周亞夫直性子,率先問出來。
“那是你沒注意!”漢武帝眉頭一軒,明亮的眼中,精光暴射:“朕在做太子之時,就常聽胡商說,在西邊的萬里之外,曾經有一個狂人叫亞歷山大,他妄想侵入華夏。”
“亞歷山大?”申公微一沉吟,似覺這名字很耳熟,猛然記起,漢武帝曾經提到過:“皇上曾經提過的那個亞歷山大?”
經他一提起,主父偃他們想起來了。當日,他們聽聞之後也沒當回事,沒想到漢武帝今日又提起了。
“正是!”漢武帝一握拳道:“亞歷山大那是百多兩百年前的人了,他早死了。當年,他率三萬人出征,就是要打到華夏來,真是痴心妄想他雖死了,可是,難保不出現第二個這樣的狂人,朕不允許朕絕不把後患留給後人,朕要在有生之年,徹底解決此事!”
漢武帝與景帝是兩個不同型別的人,漢武帝雄心勃勃,要做到最好,不能留下任何後患,哪怕是一點點最好千秋萬代的偉業,都由他做完,雖然那是不可能的。
他這種性子,一聽說西方還有人妄圖征服華夏,他豈能放任不管?
四百二十三
漢武帝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而是在兩千多年後成為了現實。在西方歷史上,第一個想征服中國的便是亞歷山大。他征戰八年後,兵老師疲,不得不從印度阿三的恆河流域撤軍。三年後,他三十三時便病死了,他的妄想因此而成空。
自他死後一千多年時間裡,沒有西方人再敢妄想打到中國來。可是,到了近代,西方列強不是一個接一個侵略中國麼?英、法、德、意、荷蘭這些西方列強哪一個沒有沾上中國人的鮮血?
若使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雄心實現,把這一隱患消除,就不會有中國近現代的屈辱歷史。
若果說在漢武帝時期,要遠征歐洲難度還太大的話,那麼在唐朝就有可能成為現實,而夢幻般的唐朝差一點征服了中東,要是沒有“安史之亂”的話。若唐朝征服了中東,必然要往西打,很可能征服歐洲。
漢武帝目光遠大,看得遠,慮得深,可是,在申公他們心目中,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太難以想象了,萬里之外用兵,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了。別的不說,光說這後勤就足以讓漢朝背上沉重的負擔,更有可能漢朝因此而衰落。
“皇上,茲事體大,得謹之又謹呀!”申公驚疑了半天,仍是有一股暈眩之感,忙提醒漢武帝:“皇上,萬里之外用兵,決非易事。兵馬調動,糧草籌集,皆非易事。”
“還有,亞歷山大這個狂人,雖說想打到華夏來,可是他畢竟沒有打過來呀太遠了,沒那麼容易!”主父偃也是覺得心驚,不是他膽小,相反,他膽子極大之人,見識更是超人一等,可是,萬里之外用兵,自古以來,便沒有過。不要說做到,就是想想就足以讓人頭暈。
“沒打過來?”漢武帝眉頭一軒,聲調有些高,指著主父偃道:“主父偃,你結髮遊學數十載,民間之疾苦,你是體味猶深。可是,你知不知道,亞歷山大打到哪裡來了?他是沒有打到華夏來,可是,他征戰萬里,打到一個和華夏差不多的國度。”
略一停頓,漢武帝的聲調拔高,有些尖細刺耳:“你可知道,這個國度是哪裡?是身毒亞歷山大的國家離身毒的距離,與到華夏相差不大。若不是西羌的險山惡水阻隔,亞歷山大已經到打過來了。他打錯了方向,並不是他沒有實力做到!”
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阿三。從馬其頓出發,到印度的距離與到中國的距離相差不大。亞歷山大能打到印度,就說明他有實力打到中國。他當年之所以沒有打到中國,是因為亞里士多德給他的地圖不夠準確,他打錯了方向,打到南方去了。
漢武帝這話切中了要害。
“身毒?”對印度阿三,當時的漢人還有些陌生,不由得一愣。
過了一陣,董仲舒猛然醒悟,大聲道:“就是在春秋時,從西邊過來的僧人所來之處?”
“正是!”漢武帝記憶力極強之人,四歲能背誦數萬字,過目不忘,讀書極多,對軼事極是熟悉:“那個光頭僧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