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李廣他們對戟陣大為看好,周陽卻說要取消,他們哪能不驚訝。

“大帥,真要取消?”李廣忍不住了,率先問出來。

“是呀!”周陽點頭道:“戟陣雖好,卻也有缺點。一是需要的人太多,這很窩兵力。二是,用來防禦還可,若要進攻,對匈奴騎兵的殺傷力有限。”

李廣他們雖是看好戟陣,可是,周陽這話有道理,不得不贊同。

對付一個匈奴騎兵,往往需要數個,甚至十數個漢軍,持著長戟捅刺斫砍。

正是因為需要的兵力很多,用來防禦還可,用來進攻就是大問題了。防禦的時候,漢軍凝神待敵,能一齊出手。進攻就不同了,雖然戟陣整齊,也不可能做到同時出手,這就使得威力大減。

畢竟,人數越多,越難整合。

“大帥,若是沒有戟陣,如何對付匈奴的騎兵呢?”丁雋的話很有道理,可謂見解獨到:“大漢的兵種多,得各兵種配合,方能有巨大的威力。只憑一個兵種來打,那是匈奴,匈奴只有騎兵嘛。沒有戟陣,光憑騎兵和弩陣,威力大為削弱。”

“說得好!”周陽大拇指一豎,讚道:“大漢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藝發達,可以製造出不同種類的兵器。這些兵器需要配合,方能發揮出奇效。沒有了戟陣,的確是減少了威力,我想用另一種陣勢來取代戟陣。”

“哦!”李廣他們大感興趣了,眼睛瞪大了,看著周陽。

“你們想一下,要是我們手裡有一把五六十斤重的大刀,排成一排,穿著鎧甲,等著匈奴衝到,我們舉起手中的大刀,一齊劈下,那會是什麼結果?”周陽一邊說,一邊比劃,最後雙手做出一個握刀動作,狠狠劈了下來。

“五六十斤的大刀?哪裡有?”

周陽這話,可謂軍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非凡的意義,卻換來李廣他們驚奇的眼神。他們驚奇的並不是這種打法的可怕威力,而是這樣的大刀並不存在。

周陽的歷史不夠好,軍事史更不熟,不知道唐朝有一個兵種稱為“陌刀手”,人人手持五六十斤重的陌刀,穿著明光鎧,身體為鋼鐵包裹,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管你衝來的是人是馬,狠狠一刀便是。

五六十斤重的陌刀劈下來,那是無堅不摧。成百上千,成千上成的陌刀手一齊出手,那威力是毀天滅地,不要說血肉之軀,就是銅牆鐵壁也會給劈爛。

是以,陌刀、強弩、輕騎兵,成了唐軍的三大利器。唐軍正是憑藉這三大利器,縱橫無敵,橫掃了世界,打得新興的阿拉伯帝國發抖。

李靖滅東突厥,蘇定方滅西突厥,裴行儉大戰黑山,高仙芝大戰恆羅斯……這些著名的戰役,不都有陌刀的雄風嗎?

周陽之所以想到用這種大刀來對付匈奴,那是他想到關二哥的青龍偃月刀。關二哥的刀重七十二斤,一刀下去,足有數百斤重的力道。若是不計其數的漢軍揮著如此沉重的大刀,誰能抵擋?

不要說匈奴,就是長城都會給劈開!

使用這種大刀的好處,就在於不會窩兵,一個大刀手就足以對付一個匈奴騎兵,不管是防禦,還是進攻。

一個戟手卻不能對付一個匈奴騎兵,這窩兵就很明顯了。人嘛,就得吃,就得喝,別的不說,窩了這麼多的兵,光這吃喝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得花很多錢。若是把這筆錢省下來,可以做更多的事。

“怎麼了?”周陽把李廣他們的驚奇樣兒看在眼裡,不解的問道。

“大帥,你有所不知。”丁雋解釋道:“這鋼鐵很珍惜。一把劍,要經過千錘百煉,方才造出一把。若是使用大刀,一把就要五六十斤鋼鐵,一萬把就是五六十萬斤。要想打敗匈奴,一萬把大刀不夠,需要數萬把,再不要,五六萬把總是要的,這就需要三兩百萬斤鋼鐵,大漢一年的鋼鐵也不過這麼多嘛。”

漢朝是鐵器確立的時代,鐵器正式取代了青銅器。可是,在當時,由於冶鐵技術的限制,鋼鐵的產量有限,這是大片刀沒有出現在漢朝,而是出現在唐朝的根本原因。

一把大刀要用五六十斤鋼鐵,造五萬把,就需要兩三百萬斤鋼鐵,若是用來打造戟陣,那就是數十萬大軍了。

雖然說,多出數十萬人,這糧草的消耗很驚人。可是,這能用錢買到,在鋼鐵產量不高的情況下,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只能走戟陣的道路了。

在當時,鋼鐵得靠工匠一錘一錘去鍛打,稱為“百鍊鋼”,耗工多,收益小。到了東漢,冶鐵技術的改進,鋼鐵產量大幅提高,才出現了關二哥的青龍偃月刀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