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弘、董仲舒、朱買臣、嚴助……

一個一個名字看下去,足足有數百人之多,漢武大帝時代的牛人董仲舒、公孫弘、朱買臣、嚴助皆在其中。按照歷史,他們出山應該還有十來年,卻因為周陽的到來,他們提前出山了。

他們有不盡如人意處,可是,他們對中國歷史做出的貢獻卻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了。

“東方朔呢?怎麼不見東方朔?”周陽大是驚奇,這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不見他。

“董仲舒來了,他會出什麼策議?會不會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周陽猛的想起,這些人中,董仲舒的影響最大,後世讚揚他的人不少,指責他的人更多。

原因就在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策影響深遠,卻是禍害無窮,周陽該如何發揮自己的影響呢?

二百四十六

“周陽,朕把你召回來。是要你與主父偃,竇嬰、馮敬一道,辦好這招攬人才一事。”景帝在周陽轉念頭之際開口了:“你很多想法新穎,你要多用心。”

“諾!”周陽這才明白。

接下來,景帝詢問了一陣練兵的事情,周陽一一回答,景帝非常滿意。至於找東胡還是百越練手的事情,景帝笑著回答,這事不急,只要把兵練好了,還會找不到仗打嗎?

儘管周陽制訂了先南後北的戰略,可是練手這事,周陽更傾向於東胡。因為東胡的地形、氣侯與大漠有些近似,南越的地形氣侯與匈奴截然不同。

至於找東胡還是百越下手,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了。

周陽從宮中回來,好好的歇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就去宮裡,景帝帶著周陽、主父偃、竇嬰、馮敬四人,四下裡檢視。

這次要招攬的人才,不僅僅是經國之士,還有技藝之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科學家”或者“科技工作者”,養馬馴牛、種莊稼、打鐵都在其中,每一行派有專人負責,分為很多點,這一巡視費時不短。

與匈奴的大戰需要很多戰馬,若是沒有大量的戰馬,陌刀再好,也不可能出現在戰場上,景帝首先來到的就是挑選養馬之士的地方。

只見一眾馬政官員,身著官服,正在挑選人。前來應試的人很多,排起了數條長龍,個個一臉的期盼之色。

一個頦下蓄著鬍鬚的中年男子,不乏精明之氣,正在回答馬政官員的問詢。

“你有何長處,敢來應試?”一個官員打量一眼這個男子問道。

“大人,草民別無長處,會騸馬。”這個男子聲調有些高,生怕別人聽不見似的。

“卟!”

立時有人忍不住笑起來。騸馬這事,很為人瞧不起,他卻高聲嚷嚷,要人不發笑都不行。

就是景帝也是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來。周陽把他那副自豪樣兒看在眼裡,不由得莞爾。

“大人,您別笑話。”這人的聲音一點不見小:“這騸馬可有道道呢,一個不好,就會傷口化膿。甚至死掉。這取卵更得小心……”

話匣子一開啟,就收不住了,如何取卵,如何縫合傷口,如何治刀傷,一一道來,頭頭是道。

“騸馬還有這麼多道道?”景帝聽在耳裡,奇在心頭,要不是親耳聽到,還真不相信騸馬有這麼多的技巧。

主父偃、竇嬰、馮敬三人誰個不是如景帝一般驚訝?

儘管周陽知道騸馬雖然不為人瞧得起,也是一門學問,聽了這人的話,仍是不免一陣驚訝。周陽驚訝的不是騸馬的講究多,而是此人對這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有些已經可見現代獸醫學的端倪了。

他主張要對刀傷用藥,力避發炎化膿,只不過沒有用現代術語說出來罷了。

馬政官員問詢一些問題,此人一一回答。這些官員都是此道好手,一聽便知他沒有說假話,於騸馬一事極為精熟。

“好!”馬政官員點頭道:“你精於騸馬,這很好。皇上要推行馬政。大漢要大量馴養戰馬,你這騸馬的本領用得上。從現在起,你就是朝廷的官員了,俸祿三百石。”

三百石的俸祿,是很低階的官員。這人不僅沒有嘆息,反倒是很歡喜:“謝大人,我是官身了,我是朝廷的官員了。”

品秩再低,那也是官,要他不歡喜也不行。

馬政官員臉一肅道:“你聽好了。皇上說了,只要你做得好,皇上晉你爵,榮你身,讓你享受榮華富貴。可是,你不盡心竭力,出了事,你罪責難逃!”

“大人放心,小的記住了!記住了!”這人一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