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滅了,收了大漠之地,也不能穩住,這城池是必需要的。
“說得有理!”景帝大加贊同,看著周陽,問道:“周陽,你這個大帥,統兵的將領,不能一言不發吧?說說你的看法。”
“皇上,太子所言實是穩妥之策,臣要說的是一險策。”周陽開始說自己的看法了。
“險策?何為險策?”景帝眉頭一挑,有些詫異。
不僅景帝詫異,就是張闢彊、周亞夫、申公他們也是驚訝不已,打量著周陽,靜等他的解釋。
在眾人的驚疑中,周陽道:“臣的意思,除了收復河套之地的準備外,還要做好隨時出擊大漠的準備。一旦匈奴疏忽,亦或出現意外之事,促成契機,大軍立即出動,直奔大漠而去,給匈奴沉重一擊。”
“對!對!對!”景帝大加贊成:“是得做好這準備。戰場上,瞬息萬變,誰也說不準,什麼時間就有戰機了,若是不做好準備,就是有戰機也沒用。周陽,這事就交由你了。”
“諾!”周陽欣然領命。
兩策並用,有機會立即給匈奴沉重一擊,沒有機會,就行穩妥之策,按部就班的來收匈奴土地。削弱匈奴,逼使匈奴決戰,這的確是漢朝對付匈奴的最好辦法了。
景帝非常歡喜,和眾臣接著商議。大的謀劃已經定下來了,接下來商議的主要是一些細節、協調問題。這一商議就費時極長,直到天黑時分,方才商議完。
景帝要周亞夫他們退去,留下週陽和張闢彊二人,還有太子劉徹,四人坐在一起。
景帝先是打量一陣劉徹,再看看周陽,大是歡喜。兒子聰明英武,後繼有人,女婿能征善戰,對南宮公主很好,好得讓他都有些眼紅了,還有什麼比這更讓景帝歡喜的呢?
“呵呵!”景帝拈著鬍鬚,笑得極是歡暢:“周陽,你聽說過鬼門嗎?”
“鬼門?”周陽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些不解。
“他就是鬼門的傳人。”景帝朝張闢彊一指:“鬼門並不是什麼歪門邪道,而是因為鬼谷先生隱居的地方而得名。”
“哦!”周陽恍然大悟,原本張闢彊是鬼谷子的傳人,怪不得如此了得。
鬼谷子的名氣非常大,他本人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就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其名聲依然很大,一提起他,人們就會豎大拇指。
鬼谷子本人並未出仕,而是隱居鬼谷之地,調教弟子,商鞅、孫臏、龐涓、張儀、蘇秦皆是他的弟子,這些弟子縱橫天下,戰國之世為之風雲變色,那是何等的讓人感嘆。
“鬼門最大的特點,便是培養人才。”景帝笑著道:“鬼門底蘊深厚,鬼谷先生在戰國之際調教出了商鞅、孫臏、龐涓、張儀、蘇秦這些人才,張闢彊這個鬼門傳人為大漢培養了主父偃、申公、董仲舒、朱買臣、嚴助、公孫弘這些人才。哦,還有一個人才,就是東方朔。”
“東方朔?”周陽大是驚訝,到如今,朝堂之上,漢武帝一朝的名臣幾乎全現身了,就差東方朔了。周陽一直在奇怪,東方朔在哪裡去了?原來他就是張闢彊的弟子,那個“小朔子”,早就見過面的。
景帝不提,周陽還真是想不到,那個騙人錢財的小朔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朔。
“東方朔如今在謀劃大事,等你兵臨河西之時,就會遇到他。”景帝笑著,道:“在戰國之世,與鬼門並稱天下顯學的,便是墨家。”
“墨家?”周陽對墨家當然不陌生,小孔成像便是墨家祖師墨子的貢獻。
“墨子主張非攻兼愛,而戰國之時,諸侯力征,戰亂不斷,百姓苦戰國苦不堪言。”景帝接著道:“墨子為了平息紛徵,招驀天下志士,教以他們強身健體之法,要他們去平息天下戰亂,凡有敢擅自征伐者,必遭墨家劍士追殺,即使列國諸候也不敢攖其鋒芒。這些墨家劍士,便是赫赫有名的政俠。在當時,政俠一出,四方雲動,轟轟烈烈,諸侯震恐。”
政俠之名,周陽是聽過的,卻不知竟是出自墨子之手。連列國諸候都得懼三分,可見墨家劍士有多厲害了。
“商鞅在秦國變法,秦國由是變強。可是,商鞅的變法,主要在於獎勵耕戰,廢井田,開阡陌,這與墨家的主張不符,墨家劍士大舉來襲,商鞅差點死於墨家劍士之手。”景帝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墨子固然悲天憫人,可在這事上,卻不如商鞅了,遠遠不如。阡阱井田,千年不易,光是井田中的阡陌便佔去不少土地,還不如廢了的好。孝公為此,隻身入墨家,與墨子辯論,說服墨子,墨子轉而支援秦國變法,商鞅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