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周陽的興趣給提了起來,接過竹簡一瞧,差點笑出聲來。
這個白起,和周亞夫是一類人,用筆如使劍,這字實在是不怎麼樣,難看之極,非常難看。可是,再細瞧其內容,周陽不由得給深深吸引住了。
竹簡中記述的是白起在墨家總院對果樹的研究,其中有嫁接之術,還要求在天冷的時候,把枝幹包裹起來,這樣有利於保護果木,不致於凍死。嫁接之術很精細,各種細節都有提到,包括存活率都寫出來了。
“天啊!”周陽一拍額頭,笑道:“白起入錯行了,他不該當將軍,應該當農夫,去灌園,說不定會更有成就。”
白起的嫁接之術,不亞於現代社會的嫁接之術,非常有用,周陽笑道:“太子,把這書帶給趙過,要他試過之後,推廣開去。真要如此的話,大漢就有更多的桑樹,更多的蠶,更多的絲綢錦緞。”
這嫁接之術一旦推廣開,漢朝的蠶桑就會更多,享譽千古的“絲綢之路”會更加繁榮。
“這只是對果樹有用,對桑樹有用嗎?”晁錯很是懷疑。
“有沒有用,趙過試過就知道了。”以周陽的眼光來看,這嫁接之術,絕對沒問題。只是,他不能把話說死。
“我就帶回去,交給趙過處置。”劉徹對周陽極是信服。
“太子若要,我這就令人謄寫。”真本是不可能帶出墨家總院的,只能帶個副本出去。對這安排,劉徹也無異議。
接下來的日子,周陽就在此室中讀書,遍閱典籍。周陽興奮不已,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窩在這裡讀書,勤奮用功,比起“趕考”還甚三分。
劉徹也是窩在這裡讀書,每當讀到好文章,就要與周陽探討一番。
一連三天過去,周陽把這裡的典籍讀完了。周陽收穫頗豐,其眼界從來沒有如此開闊過,對時代的瞭解,從來沒有如此清晰過。雖然周陽比起古人多了兩千年的文明,可是,鬼谷子他們畢竟是中國歷史上久享大名的智者奇才,他們的觀點看法見解,誰也不敢忽視,要周陽不進步都不行。
怪不得景帝要他放下軍務,趕來此地,看來景帝當年來此處,也是獲益良多。
最讓周陽興奮的是,墨家不愧是當時的工算聖殿,他發現了少科技著述,雖然還很粗淺。可是,在當時,能有如此成就,已經相當驚人了。若是能去蕪存精,編成教材,就可以拿來培養人才了,根本就用不著再去費心思另編教材。
“先生,可想好了?”周陽搖搖痠疼的脖子,打量著拿著一描金匣子進來的晁錯問道。
“擊破匈奴,正其時矣,在下願為此而盡一份心力!”晁錯終於答應出山了。
“太好了!先生出山,頂得上十萬大軍,擊破匈奴的勝算又大了許多。”周陽大是欣慰,晁錯是一位大才,別的不說,有他來幫著處理政務,就可以減輕很多負擔。
“大帥,這裡面還有一部奇書,卻一直沒有放在這裡。”晁錯把匣子遞到周陽手裡,道:“大帥,你瞧瞧。”
“哦!”能得晁錯如此看重的書,定然非同小可,周陽鄭而重之的接過,開啟匣子,取出竹簡,眉頭一擰:“計然策?”
這個名字有些陌生,思索起來。
“計然是一個人名,個才智之士,可是,其名卻不顯,世人多不知。”晁錯笑著為周陽解釋,道:“可是,計然有一個弟子,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范蠡。”
“范蠡?”周陽還真是意外,這個計然竟然是范蠡的老師,看來此人非同小可。收拾起心神,開始閱讀起來。
不看則已,一看之下,周陽再次震驚了,眼睛瞪得滾圓,打量著竹簡,嘴巴張得老大,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個計然,真是天縱之才呀!”周陽久久之後,大聲稱讚起來。
“可以這麼說吧!”晁錯微微頷首,又有些不在意的道:“計然之學,自其問世以來,便飽受爭議,有人稱讚,有人詆譭。戰國之初,魏國有一個大商家叫白圭,他習計然之學,家致鉅富,最後入仕,做了魏國丞相。他以計然之學治理魏國,魏國的國力雄厚,可是,他當政之時,魏國官貪吏虐,貪腐成風,魏國衰敗從此始,後世之人多譏之。”
“一個國家的衰敗,關計然書屁事!”一向文明的周陽爆粗口了:“計然書只是活絡商業,使國家積累更多的錢財,至於國家的腐敗與否,那是當政者的才具問題,這有鳥的相干。”
“呃!”晁錯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他說什麼也是想不到,周陽竟然會爆粗口,而且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