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隊手裡,有不同的結果。
歸根結底,就是科技,就是裝備的差距造成的。
一旦戟陣不能阻擋漢朝騎兵,那就是一場屠殺。漢朝騎兵的防護力是一等一的好,遠非閩越軍隊所能攻破,他們只能威脅到戰馬,卻是威脅不到漢軍兵士。
攻擊漢朝騎兵胯下戰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戟陣一亂,閩越兵士慌里慌張的,只有逃命的份,哪會想到此點?即使他們想到了,也不敢奮起一戰。
打了半天,漢軍就是弩陣和陌刀手在發揮,騎兵只有掩護的份,屁事沒有。騎兵早就憋足了氣,個個手癢得緊,等的就是這機會,騎兵個個賽似下山猛虎,無不是掄起環首刀,拼命砍殺。
那情景就象虎入羊群,手下無三合之將,環首刀無論下劈,還是上撩,必然有閩越兵士中刀倒地,非死即傷。
一個數萬人組成的戟陣,竟然沒有發揮作用,給漢軍騎兵輕易攻破。這事,大出鄒郢意料,他一張嘴張得老大,僵在馬背上,根本就不相信。
這可是戟陣呀,漢軍用來對付匈奴,打得匈奴沒脾性,他用漢軍之道,還施漢軍之身,怎麼是這種結果呢?
戰爭打的就是裝備,裝備來自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閩越沒有文明,接受的是華夏文明。雖然他們處處在學習漢人,卻是處處沒有學到家,遠遠沒有達到漢朝那種高度,更別說製造出質量優良的裝備了。
裝備不如,戰法不如,不要說戟陣,就是鄒郢仿效漢軍,弄個陌刀陣也會給漢軍攻破。
“快,攔住他們!”鄒郢經過短暫的驚愕之後,馬上就清醒過來,一拍馬背,衝入軍陣中,指揮閩越軍隊前去攔截騎兵。
在他的驅使下,閩越軍隊不得不揮著漢劍,對著漢朝騎兵衝去。衝上去的結果是註定的,那就是有死無生。
騎兵打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更別說,這支騎兵是漢朝最精銳的騎兵了,他們中有不少建章軍,參與了去歲對匈奴的大戰,其戰力更是驚人。
閩越軍隊全是步兵,衝上去,那不是送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