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卻要更進一步,要把秦軍的功勳昭告天下,這就更難了。雖然都是華夏一脈,畢竟秦漢有別,要漢朝皇帝承認前朝軍隊的功勳,不是難,是很難!
“大王勿須多慮,皇上聖明,不會使先輩的功名淹沒。”周陽很有信心的道:“這是他們該得的!”
要景帝承認南征秦軍的功勳,難度雖然大,周陽還是有幾分把握。要是別的事,景帝不見得會準,這是開疆拓土,是中華民族的盛事,沒有秦漢之別,以景帝之賢明,有可能承認。
尤其是在與匈奴大戰之前,若是漢朝承認了秦軍南征的功勞,這對激勵軍心士氣,凝聚民心有莫大的好處。百姓就會想,連秦軍南征的功勞都承認了,要是他們建功,漢朝一定不會讓他們的功勞給埋沒。
一語他們該得的,又說到趙佗的心裡去了,跪在周陽身前,不住叩頭,哽咽道:“謝大帥,謝大帥!”
五十萬南征秦軍建立了輝煌的功績,然而,由於秦朝的覆沒,天大的功勞給埋沒,這是憾事,千古憾事!若是能使之重見日月,那是何等的令人激動!
“咚咚!”
趙佗一顆雪白的頭顱不住碰觸在冰冷的地面,眼中的淚水湧了出來,哭成了淚人。
二百九十六
“大王,快快請起!”周陽完全能理解趙佗的心情。
趙佗是秦始皇五十萬南征大軍的最後一員。亦是那支大軍的統帥,他對南征秦軍有著特殊的感情。這麼多年來,他致力於收集南征秦軍的骨灰,為的就是讓他們魂歸故里。
這是南征秦軍的遺願,可是,由於秦朝覆滅,漢朝與南越的微妙關係,處於臣與不臣之間,使得這一遺願遲遲不能實現。
如今,周陽答應幫著辦成此事,趙佗心中的激動遠非筆墨所能形容,那是六十多年的心願啊,換作任何人都會象趙佗一般激動。
“謝大帥!”
秦衣,和一眾黑衣秦衛跪在趙佗身後,衝周陽叩頭。
他們是秦軍的後裔,趙佗的心願就是他們先輩的心願,亦是他們的心願。
“咚咚!”
秦衣和一眾黑衣秦衛的額頭重重叩在冰冷的地面上,一叩再叩三叩,一口氣不知道叩了多少個頭。
“各位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周陽是熱血男兒,完全能夠明白他們的心情。忙扶起趙佗:“大王,這是我該做的,不必如此!”
周陽是統兵的,若是他和趙佗易地而處,他也會和趙佗一樣做,會不遺餘力的收集南征將士的骨灰,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魂歸故里。
去年與匈奴的大戰,漢軍將士戰死不少,周陽每每夢迴,都是與他們浴血拼殺的情景,牽掛著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懷。那種感情,是用血與火澆鑄出來的,永遠不會磨滅。
趙佗喜滋滋的站了起身,笑呵呵的道:“大帥,我現在明白了,你為何能打敗匈奴五十萬之眾了。不為別的,你敢作敢當!弟兄們願為你生,為你死!”
他的話音剛落,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他們不住點頭,大聲附和。就是秦衣,也是點頭,看著周陽的眼神很有些不同了,不再象適才那般冷漠,而是眼裡滿是欽佩之色。
趙佗這話說對了,周陽自打統兵以來,說話算數。還沒有說話不作數的時候。有此一點,就足以獲得軍心,得到將士們的愛戴,只要周陽一聲令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將士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大王過獎了!”周陽謙遜的笑笑,掃視一眼黑衣秦衛,他們對周陽充滿了友善,不再是適才的冷漠之態。
讓秦軍魂歸故里,是趙佗以及這些秦軍後裔的最大心願。周陽卻要更進一步,要讓他們的功勳昭告天下,任誰都會感激。
周陽區區數言,就獲得了南越將士的好感與真心擁戴。這比煌煌之言管用,管用得多。
這事說定了,沒必要再留在這裡,趙佗請周陽他們一道回王宮。周陽與趙佗一道回去,朱買臣在周陽耳邊輕聲道:“大帥,這奏章怎麼寫呢?”
從民族大義上來說,讓秦軍的功勳昭告天下是應該的,那畢竟是華夏盛事。
可是。要漢朝的皇帝承認前朝的功勞,那不是難,是很難。雖說是華夏盛事,畢竟秦朝給後人罵得體無完膚,罵為暴秦,若是景帝承認秦軍的功勳,無異於在給秦朝翻案,會招來無數人的物議與指責,景帝不得不好好掂量。
“寫奏章是主簿的事。”周陽笑著撂挑子。
“你……”朱買臣儘管才智不凡,可是,要想說服景帝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