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劉邦的刁鑽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侮辱人,不管是誰,他總是要壓你一頭。最有名的莫過於,他把儒生頭上的儒冠摘下來撒尿了,這事,儒生們沒少罵他,罵他是流氓,不尊重讀書人,有辱斯文。

在劉邦的畫像下,就是劉邦的牌位了。

牌位前,就是祭臺,每逢朝中有重大的國事,漢朝皇帝就要來祭祀劉邦。

景帝一進屋,卟嗵一聲跪了下來,雙膝在地上不住點頭,雙手撐在地上,朝著劉邦的牌位行去,這在古代叫“膝行”。就是用膝蓋代腳,向前行走。

景帝膝行到劉邦的牌位前,停了下來,凝視一陣劉邦的畫像,突然之間,撲在地上,額頭觸在地,放聲大哭。

“嗚嗚!”

景帝的哭聲迴盪在屋裡,好不響亮。

春陀看得不明所以,想問又不敢問,只得忍住了。

在宮裡哭,那是喜極而泣,可以理解。在這裡哭,又是哭得哪門子的事兒?

難道從未央宮裡出來,趕到高廟就為了一哭?

“拿來!”景帝哭泣中大聲吩咐。

春陀清醒過來,忙把手裡的描金匣子遞到景帝面前。景帝接過,放在地上,取出一把黃金鑰匙,打了開來,取出一塊絹帛,展開,不住打量。

春陀不經意間看見絹帛上的字跡殷紅如血,依他老練的眼光看得出,這不是硃砂寫的,是用血寫的,是誰用血寫的?

“嗚嗚!”

景帝是越看越是哭得傷心,哭得是天愁地慘,彷彿天塌了一般。

“皇上,可別壞了龍體!”春陀不得不大著膽子提醒一句。

“嗚嗚!”哭泣聲中,景帝把手中的絹帛高高舉起,放於額前,看著劉邦的畫像,大聲禱告:“高祖在天之靈有知:不孝孫劉啟復旨!”

是高祖的血詔?春陀嚇了一大跳。劉邦竟然留下了血詔,那會是什麼事呢?

劉邦的性格特點,春陀知道得很清楚,流氓當皇帝,仍是不時會流露出流氓習氣,是什麼事讓他用鮮血寫旨呢?

這個問題,景帝接下來的話為他釋疑了。

“平城之恥,高祖不能雪,引以為恨,留此血詔!”景帝大聲禱告:“大漢國勢微弱,不能雪恥,奉行和親。大漢忍辱負重,匈奴卻是侵凌無度,為禍日烈,擄我百姓、劫我財物,邊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朕不得已而發兵,賴高祖在天之靈護佑,將士用命,周陽統兵有方,長城交兵,斬首十萬!”

平城之圍,漢朝不能雪恥,是壓在漢朝皇帝心頭的一塊巨石,數十年揮之不去。景帝越說越激動,聲音越來越高。

“平城之恥得雪,孫劉啟復旨!”景帝說完,雙手按在地上,不住叩頭。

“咚咚!”

叩頭聲響個不停,景帝額頭上紅了一大塊,他一點也沒有察覺,仍是猛叩首。

“皇上!”春陀就要來扶景帝,卻看見血詔上的旨意,一張嘴不由得張大了。

劉邦留下如此旨意,怪不得景帝在得知長城大捷後,第一時間就趕來高廟,原來如此。

“咚咚!”

景帝彷彿磕頭蟲似的,重重的叩頭,額頭上由紅而破,由破而滲出鮮血,還是沒有停歇。

“平城之恥已雪!平城之恥已雪!”叩首中的景帝,不住重複這句話。

這句話,是漢朝數代皇帝數十年的夢想,一朝實現,景帝心中之激動可想而知,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一百八十七

“嗚嗚!”

秋風如泣如訴。平憑几許悲涼之意。

原野秋風,吹得衰草好似海浪一般翻湧,奔騰遠去,很是壯觀。

暖陽高懸,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格外暖和,秋風的蕭瑟涼意頓去,讓人心情大暢。

秋陽、原野、連天衰草,大漠秋景,不乏壯闊,讓人讚歎。

可是,逃亡中的匈奴毫無欣賞之意,他們有的只是無盡的驚惶。

“漢人有沒有追來?”

“好象沒有漢人。”

“累死了,歇會兒。”

七個逃亡中的匈奴,裘衣不全,皮帽不存,一臉的驚惶,狼狽不堪,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可惡的漢人,竟然不給我們馬騎!”

“漢人太可恨!”

匈奴時刻沒忘了罵漢人。漢人此番窮追猛打。追得他們無處可逃,無處可躲,讓他們吃不好睡不好,時時刻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