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驚訝的話都沒有說,唯有張大嘴巴的份。
不僅他驚訝,中行說、伊稚斜,以及一眾匈奴大臣,誰個不驚?
在曠野中,漢軍和匈奴打,那是找死,這是數十年勝利驗證了的法則。可是,如今卻是顛倒過來,送死的是匈奴,而不是漢軍。
要他們相信這是真的,不是難,是很難!
聽秦無悔、李廣、馮敬他們講解秦軍戟陣對付騎兵是如何如何的牛,當這一切出現的時候,周陽仍是很震憾。
步兵不如騎兵,這是兵家共識,可是,在裝備了特殊兵器、採用適當戰術後,步兵一樣可以打騎兵,用兵之道,千變萬化,沒有什麼定則。
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周陽對兵法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廣更是興奮得大吼大叫起來:“殺啊!殺光匈奴!”
“殺光匈奴!”
漢軍爆發出了驚天的吼聲。
一連串的勝仗,使得漢軍士氣高昂,即使沒有戟陣,面對匈奴,也是不懼。更別說,這戟陣的威力奇大無比,強橫的匈奴在戟陣面前,束手無策,漢軍士氣陡然高漲,無不是放開了嗓子大吼。
“把我們殺光?”軍臣單于聽在耳裡,一陣驚悸。緊接著,就是冷笑,這才開始,離結束早著呢。
此時言勝,太早!
軍臣單于下令,要匈奴接著進攻。匈奴第一波攻勢瓦解,對士氣的影響雖然大,還沒有達到瓦解的地步,命令一傳下,匈奴又排著戰鬥隊形衝了過去。
遠了放箭,近了揮著彎刀砍殺。
與第一波攻勢一樣,遇到戟陣,仍是無能為力,除了多出一地的屍體以外,毫無建樹。
軍臣單于是個堅韌之人,並不甘心,命令匈奴不住進攻。匈奴的攻勢很猛,一波接一波,前一波剛剛瓦解,後一波就到了。
匈奴前赴後繼,一連進攻了小半個時辰,傷亡不小,卻是無法撼動漢軍的戟陣。
戟陣雖然厲害,也是步兵,沒有四條腿的匈奴快捷。軍臣單于命令匈奴退出射程,稍事歇息。
匈奴得令,馳出射程,跳下馬來,三五成群的坐在地上喘氣,吃肉乾的吃肉乾,喝馬奶子的喝馬奶子,一如往昔。
周陽看在眼裡,冷冷一笑,這是戟陣,又不是車陣。車陣只能守,不能進攻,戟陣攻守兼備,豈能由你歇息好了再來進攻?
手中令旗一展,戰鼓如雷,這是進攻的命令。
漢軍動了,排著整齊的戰鬥隊形,步調整齊的朝著匈奴壓了上去。
十幾萬漢軍一齊開進,那是何等的聲威?每一步下去,好象巨靈錘狠狠撞擊地面,地面狠狠一顫。
軍臣單于聽在耳裡,驚在心頭,彷彿漢軍不是踩在地面上,而是踩在他的心坎上。現在,軍臣單于終於明白,為何這兩日漢軍的動靜如此之大,卻是閉門不戰,原來是在訓練戟陣。
漢軍也太厲害了吧,兩天就能訓練出戟陣。轉念一想,漢軍多的是戟手,訓練戟陣貌似困難,其實一點也不難。
十幾萬枝戟斜向前指,那感覺好象十幾萬條蓄勢待發的毒蛇,隨時會撲上來。
如雷的腳步聲,整齊的陣勢,純粹就是一片海潮,紅色的海潮!
戟陣雖然還沒有壓上來,軍臣單于已經感覺到那種沉重的壓抑感。彷彿開過來的不是戟陣,是一座大山,對著匈奴撞來似的。
十幾萬漢軍發起進攻的事情,這在漢匈戰史上還沒有過,匈奴也是第一次遇到,直愣愣的望著,看得不明所以。
“快,列陣!”軍臣單于率先反應過來,大聲下令。
戟陣守如磐石,那麼,戟陣的進攻威力又如何呢?軍臣單于很想知道。
原本躺在地上歇息的匈奴,手忙腳亂的跳上馬背,重整陣勢,準備給戟陣以迎頭痛擊。
匈奴列成陣勢,等著漢軍來進攻。
漢軍一進入射程,匈奴可以放箭射殺。然而,軍臣單于卻是下令,要匈奴不要放箭。
“大單于,此時放箭,漢人傷亡會很高,為何不放呀?”
“大單于,哪有這麼打仗的?”
立時就有匈奴大臣反對了。
伊稚斜代軍臣單于回答:“大單于這是要看看漢人的進攻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只有漢軍以堂堂之陣發起進攻,他們的威力才會發揮到最大。”
只有把戟陣的威力摸清楚了,才能找到破解的辦法。這會付出代價,可是,有些代價是必須要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