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要走,也是你走。”公孫賀和公孫建同聲反駁。
“我身為將軍,統率全軍。當與兄弟們同生共死,豈有獨生之理?”周陽的話不容置疑:“若我一退,軍心必將瓦解!只要我在,才能激勵起士氣,與匈奴周旋到底!”
周陽身為統帥,若是戰事不順,率領建章軍撤走,對漢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也就達不到拼掉匈奴的目的。只要周陽在,漢軍就會死戰到底。即使出現最壞的結果,他們也會捨命相搏,給匈奴最大的殺傷。
“諾!”
公孫賀和公孫建深知周陽此話一點不假,哽咽著領命。
周陽沒有說假話,他確實存有必死之心。兩世為人,周陽還是認為這一世最值了。
上一世,是個成功的商人,賺了不少錢,卻沒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這一世,為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出力出策,若是因此而殞命,值了!絕對值了!
擊破匈奴,影響非常大,奠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千年基調。即使因此而身死,也是死而無憾了!
生命固然重要,可是,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人世若此,夫復何求?
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了,周陽開始講解戰術了:“這一戰,匈奴的兵力是我們的一倍多,若是左賢王及時趕回來,就是我們的兩倍。雖然勝算不小,依然兇險。因而,要想打勝,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掏心!”
“掏心?”
當日周陽演練給李廣、程不識他們看過,他們非常贊成這打法。為了保密,只有李廣他們這些重要將領知道,其他的將領還不知曉。
乍聽此言,人人驚訝,臉上帶著迷茫。
周陽解釋道:“匈奴的心在何處?就是單于的本部兵馬!只有給單于本部兵馬以重創,單于本部兵馬就會潰敗,單于本部兵馬一敗,其他各部也就敗了。我們再趁勢掩殺,匈奴必是大敗而逃。”
匈奴最精銳的就是單于本部兵馬,若是把單于本部兵馬打敗,那麼匈奴也就敗局已定。眾將點頭贊同。
就在眾將贊同之際,周陽卻是話鋒一轉:“可是,單于本部兵馬最為精銳,最為善戰,他們裝備了鐵兵器,身著鐵甲,裝備之精良不在我們之下,戰力最為強悍,要打敗單于本部兵馬,只有動用弩陣了。我的意思說,集中所有的弩,對單于本部兵馬發起進攻。”
單于本部兵馬有多強悍,當日的雁門大戰,眾將就領教過了。雖是給暴雨限制了發揮,仍是戰力驚人,給漢軍制造了不小的傷亡。
要想正面硬撼,打敗單于本部兵馬,只有弩陣了。除了弩陣,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打敗本部兵馬,即使戟陣也不行。
“一旦弩陣出現,單于勢必派人猛攻我們的兩翼與後背,因而兩翼與後背需要保護好。”周陽於單于可能的舉動早就在揣摩了。
不要說軍臣單于,就是換作周陽,一旦遇到漢軍的弩陣,那是不能硬撼的,只有攻擊漢軍的兩翼與後背,一是避開漢軍最強的攻擊,二是一旦攻破,可以對著弩陣猛攻,把弩陣給破壞了。
只要弩陣不能發威,漢軍就失去了最強的利器,必敗無疑了。以軍臣單于的才智,不會想不到此點。
“李廣聽令!”周陽雙目一凝,盯著李廣。
“末將在!”李廣精神抖擻,早就在等著這一刻了。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保護好左翼!”周陽派任務了。
“諾!”
弩陣發威是無解的,匈奴必然強攻兩翼,左側的防守勢必異常激烈,責任重大,李廣欣然領命。
“程不識!”
“末將在!”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保護好右翼!”
“諾!”
“馮敬!”
“末將在!”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護好後背!”
“諾!”
周陽要實現掏心戰術,就要把所有的弩集中到正面來,防守兩翼與後背,只能派出車兵與戟手了。他們的任務,只要防守就行,進攻的事情,留給弩陣就不行了。
可以說,周陽的安排很合適。可是,不是所有的將領都能理解,李當戶有些不解,疑惑的皺著眉頭。
周陽看見了問道:“李當戶,你有何不解之處?”
“大帥,萬一單于不從正面進攻,或是避開弩陣,不得不防呀!”李當戶遲疑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了。
這話,立即得到一片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