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沙,可是這一次又被日本人趕走了。

在這一年裡,日本人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11月底,他們控制了廣西,奪取了第十四航空隊在衡陽、零陵、桂林和柳州等基地。至此,侵略軍距重慶直線距離僅有二百英里,中間只剩下貴州的山嶺將日軍隔開。

國民黨僅在湖南南部的衡陽作了一次抵抗,薛嶽將軍儘管得不到增援(也許因為他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仍在敵軍兵力大大優於自己軍隊的情況下堅守了四十天。

在記述這些失敗時,蔣經國寫道:“父親對桂林的失守十分痛心,他在日記中寫道:‘桂林的防禦工事堅固,糧食彈藥充足,各種電訊裝置和武器都用上了,可沒打到一天就敗下陣來,太讓我痛心了!”

桂林和柳州的失守是有原因的,有一位軍事史學家談到此事時說:

中國的軍事當局在這種突然襲擊面前,完全沒有準備。他們一直以為,日本人擔心美國會從東海岸登陸,因此不會再向內陸推進。桂系軍隊主力都在省外。

桂林市的政府官員和當地的商人不贊成衛戌部隊在城市周圍打仗,他們怕這座城市會被毀掉,另外,衡陽在英勇抵抗後仍免不了失守,這也挫傷了桂林和柳州守軍計程車氣。

在這災難性的幾個月裡,蔣介石為了抵抗日軍,調集了一切能調集的軍隊。其中,有一些從黃河兩岸步行了2000英里,還有一些是從緬甸前線空運而來的、到1944年12月,這批國民黨軍隊終於在貴州省擋住了日本人的進攻,並把他們趕回了廣西。這是這場長期戰爭中的轉折點。

由於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戰場上,蔣介石沒有看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