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的條件,羅斯福總統答應了斯大林對中國領土主權的要求。蘇聯按時參戰,佔領東北。他們允許中共佔領大部分鄉村地區,阻止國民黨政府重返東北,此外還把大量的日軍裝備送給共產黨的軍隊。

這些行為本身——在斯大林這一邊,也在羅斯福那一邊——或許滿足了他們自己的需要,卻使蔣介石在內戰中必然走向軍事失敗。

此外,蔣介石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幾次錯誤,從而加劇了他的不幸。他的部下對所佔領的區域使用殘暴的統治手段,而蔣介石本人沒有控制住這種做法;西安事變過了10年之後,他仍然對自己的遭遇耿耿於懷,他對希望能釋放少帥並派他回東北以確保國民黨統治的建議置之不理,相反卻繼續囚禁張學良;他解散了30萬曾為日本人效力的偽軍,在東北把他們全部釋放,結果使共產黨方面的力量得到補充。

最好的戰略家的明智建議都得不到蔣介石的採納。他也許應該更好地從東北佔領區撤退,加強他對南方的統治,而他卻希望能永遠地保住每一件東西、每一個地方。他的部隊伸展得過長,這使他丟掉了一座座城市、一個個省份。馬歇爾將軍使團曾致力於一個永遠達不到的目標——在國共之間進行調和——這種努力不僅遭到失敗,而且使蔣介石維持在大陸統治的機會減少。

蘇聯把日本的裝備送給中國共產黨。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力量;而美國也不甘落後,從1946年7月到1948年11月,停止了對國民黨的援助,這對國民黨也是一個決定性的打擊。在美蘇之間,這種無意識地得到貫徹的決定使蔣介石在軍事上毫無希望地處於劣勢,最後,士氣低落和失敗主義情緒使國民黨的統治走向了崩潰。

那麼,我們怎樣來評價蔣介石的一生呢?作為一個軍人,在20—30年代的內戰期間,事實證明蔣介石是一個主要的戰略決策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階段裡,他也表現出對戰略的瞭解。

但是,他的戰略是一個避免失敗的戰略,而不是一個爭取勝利的戰略。他在內戰中的全面失敗埋葬了他的軍事威望。

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介石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

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

但是,儘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

在世界範圍內,他知道國際共運對他的威脅,但他卻用使問題過於簡單化和過分宣揚自己的辦法毀了自己。

在寫作方面,他不象其他軍人政治家,因為他沒有自己的作品和學說,但是,他為這些作品提供了思想基礎。他的排外主義思想貫穿《中國之命運》一書中。無論是在意識形態上還是在歷史學上,他既不是創始者,也沒有什麼卓越的表現。

他不懂經濟學,他那本(由別人代筆)土生土長的《中國經濟論》中的思想是華而不實的和不成功的。

最後,對蔣介石的一生進行總結,蔣介石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