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進出口公司、中國國家造船公司、中國電子進出口公司、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以及中國核能工業公司等等(這些軍火公司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這裡只是為了方便)。

知道這些資訊後,李韋德才知道為什麼葉蘭那麼年輕,卻有權利處理中國對外的軍火貿易,因為她代表的其實是凱利實業有限公司。不過,這次葉元帥去世李韋德給葉蘭發出慰問信後,葉蘭給他的回信中卻告訴了他一個訊息:葉蘭從原來的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特使處(三處)

軍事特使的職務,調往解放軍總政治部對外聯絡部任某處處長,軍銜升上校軍銜,並且在凱利實業有限公司的職務升調為某部部門經理。

對於葉蘭的升遷,李韋德自然很高興,這不僅意味著權利更大的葉蘭,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合作空間,也意味著葉蘭的職務不想以前那樣再承擔風險了,雖然總政治部對外聯絡部和總參謀部二部同樣屬於軍事情報機構,但職務卻已經從前臺走向了後臺,其所承擔的風險自然消失(軍事特使雖然有外交豁免權,但畢竟還是需要冒一定風險),對葉蘭有好感的李韋德可不想見到她出任何的問題。

第六十九章 不安的新年

1987的新年,從一開始就顯得很熱鬧。因為就在1987年的1月,兩伊戰爭的雙方伊拉克和伊朗,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化學武器戰爭。

於1987年9月22日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6年3個多月的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邊境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援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透過革命上臺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援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援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藉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援。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不過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伊拉克鑑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多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兩伊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伊拉克因此也揹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加上戰爭後期雙方使用了化學武器進行戰爭,使得雙方傷亡很大,死傷人數以百萬計。

有關化學武器方面,就如同首先發起戰爭者一樣,是伊拉克率先使用化學武器,伊朗隨之還擊的。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而薩達姆之所以要使用化學武器,自然是因為目前的戰況已經十分不利於伊拉克。

儘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但因為美國、英國、阿拉伯國家的因素,國際社會對伊拉克卻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當然,1987年1月新年所發生的這場大規模生化武器戰爭,聯合國再也不能孰視無睹,因為此事經過世界各大媒體地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