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和‘觿’,就是鎖和鑰匙的最初雛形。那時候的鎖,還沒有機關,所以‘觿’還不能叫做鑰匙,只是古代一種解結的錐子。相當於我們現在開鎖用的別子,也就是推動杆。”
“推動杆?”蕭錯聽出池文青的話裡有些門道,思索片刻,問:“您是說,這玉蟬不是鑰匙?”
“玉蟬是鑰匙,還是推動杆,不能定論太早。據我所知,鎖最初被用在門上時,就是把一條木製門栓,插入一個槽中,槽溝頂部有一個木製栓。門栓插入槽溝後,木製栓便會插入門栓的孔。這樣一來,門栓便很牢固,必須用鑰匙才能開啟。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來看,仰韶文化遺址就發現了木鎖,而魯班,是第一個在木鎖內設堂奧機關的人。到了漢代,簧片結構的金屬鎖出現了。古鎖比現代的鎖複雜的多,長短不一,大小不等,其奧妙之處,就在鑰匙孔的開槽上。”
“這個我明白。”
“但有一點,你可能明白,但不會注意。古鎖鑰匙孔的形狀,反應著古代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鎖,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鎖,將相帝王則另有區別,但都是遵循從簡單到複雜的潛規則,不能亂來,否則視為違反王法。琀蟬本身就是漢代王侯將相的葬玉,玉作人一旦知道是鎖,而且是將軍用的鎖,他就不敢按照常規的玉蟬雕刻。”
“如果玉作人當時知道,做的不僅是玉蟬,而且還是鎖,那麼,這隻雌蟬與雄蟬介面那面,就不會像另一側那樣簡潔,刻痕應該多出一至兩道,以顯示其將軍的地位。我真是愚鈍,怎麼沒想到這點呢?”蕭錯立刻去檢視玉蟬腹部陰線,果然不出所料。
蕭錯之所以說出愚鈍兩字,那是因為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無從著手。池文青能看出來,蕭錯雖然言談自如,但是神經已瀕臨崩潰,腦力也處於透支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