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或者過多對生命活動影響的資料。
然而影響生命體系,不僅僅只有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這一條。第二步就是在嚮往者成長的一系列生命活動中,自發透過外部影響調節生命體系。
在這個過程中,基本嚮往者每一個生長過程,都在被控制。比如說雙腿長度不一致,那就在生長過程中,促進短腿生長,直接打斷短腿的骨骼,然後透過蛋白質注射調節,刺激骨骼細胞增生。小兒麻痺肌肉萎縮,那就在生長期尚未結束的時候,讓嚮往者躺在儀器上蹬腿。當然人都有惰性,停止的話就用電流刺激。在科學鍛鍊中刺激肌肉和控制肌肉的神經生長。
各種鍛鍊,手術,以及注射相應生命物質,人為的干涉生命發育正常化發展。前幾代嚮往者的資料功不可沒,同樣這一代承受成長的痛苦也不能忽視。成長身體並非換衣服,衣服合不合身,脫下來修修改改,然後在傳上來試。身體,嚮往者擁有的身軀一直被他感覺著每一寸**都是有感應神經的,就算感應神經有缺陷,在生長的過程中,當疼痛傳來的時候,則是證明缺陷在彌補,這個過程不能逃避。
相對於出生就健康,就能維持正常人左右對稱形態,無需在疼痛中成長,在汗水中訓練的新人類。這一代嚮往者在誕生後,就體會為人不易。
這一代嚮往者就是這麼成長的,他們的父母均是特意挑選的。同樣這一步同樣屍骨累累,第一步總是這樣,由於實驗資料不足。這一批前進者健康生長,在十六歲大部分生命發育活動已經完成了大半。在這一過程中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合格率,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十五,調節未達到標準,或者調節失敗佔據半數。
至於調節失敗怎麼辦?沒辦法,人體從出生從幼兒發育到成熟,只有一次,像成年人,二十歲之後,身體是絕對不會出現十二歲時候發育的狀態。現在的技術是建立於次人類固有生命基礎上,透過外部刺激手段進行最佳化。
一共一千七百六十四人。這是第一批達到標準的人數。任迪看了看這一批年輕的孩子說道:“很抱歉,按照計劃,你們的身體調節規劃,還需要兩年才能穩定。但是現在黃土區,急迫需要一隻先鋒隊。至於光榮之類的語言我不會多說了,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但是每個不同的人卻都要面對相同的東西,那就是這個世界。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誕生繼承的對我們是一個定值,我們離開後給世界後,後人從我們手中接過的也是一個定值。這個定值是什麼,現在不確定,也無法確定,而現在,無論是精彩的未來,單調的未來,毀滅的未來,新生的未來,絕望的未來,或者是我們嚮往的未來。現在已經開始決定了。”
隨著全球氣候的惡劣,黃土區的人口容量已經到達了極限,災難到來,催促著人類衍生自己的足跡,遷徙開始了。
第四百八十章 湖邊
本章bgm音樂為towardsthelight
整個黃土區的未來規劃造就一步一步的設定了,過去是沒有靠譜的人口,無法從事複雜的工農勞動,而現在人口依然匱乏。至少現在開始五十年之內,與周天合盟翻臉的話,任迪並不認為黃土區有多少勝算。生產力的差距並不是短期可以彌補的。
現如今整個黃土區的大部分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都是周天合盟支援的物資和人才在做,這裡包括最重要的工廠化糧食生產,現在的糧食生產,就是利用地面對太陽能的吸收穫取有機物。像黃土區中,種植土豆獲取土豆塊莖中的澱粉作為事物,只是現在嚮往者們生產糧食的主要方式。而這個世界生產糧食的主流卻不是這種,也正是因為如此,三大強權才沒有向內陸發展。
這個世界的主流是將海藻或者牧草等有機物轉可食用物質。第一種就是飼養食用昆蟲,整個昆蟲飼養室就像過去的養雞場一樣,一個個易拉罐大小的空間中生長著一個個胖乎乎的蟲蛹,這些蟲蛹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經過了一代代的選種,非常肥大而且只能在高氧環境下生存。在易拉罐大小的培養倉中頭部餵食食物,尾部處理排洩物,整個蟲子就像一臺高效的將纖維質轉化為蛋白質機器。等到培養倉中的蟲子重量增長緩慢的時候,孩童拳頭大小的肥蟲就會被機械流水線開膛破肚,用鹽水沖洗掉內臟,經過消毒烘乾處理變成肉乾或者是蛋白#粉。
至於第二種糧食生產系統則是用轉基因微生物,對植物纖維進行水解,轉化澱粉的效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其他副產物為酒精和酵母蛋白。
在這個時代,內陸的領土價值遠不如大陸架水域的領土價值。然而這兩種高大上的糧食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