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最高軍官是中校,如果該戰區八十個任務時間段內沒有人晉級上校,那麼所有校官將被安排一個任務。該任務如果沒有完成,那麼看逃回空間的校官最高是什麼軍銜。什麼軍銜的校官決定這個戰區下一場拉所有校官進場大任務。當然由於演變軍官場次越長,任務越難,即使是從任務世界中逃回來。也要積極晉級,要麼晉級要麼退役。演變對單個演變軍官的壓迫也隨著任務場次增加而增加的。
這就是演變空間中天塌下來高個子頂著的原則。一個戰區只要你是最高階別的演變軍官,甭管你本人的標準時間有沒有到,只要戰區時間到了,對不起那就輪到你來抗這場戰區任務了。
這種任務叫做戰區最高任務。是演變鑑定戰區有沒有資格存在,以什麼資格存在的任務。至於該任務完成後。會什麼什麼呢?誕生了高階軍官#證明該戰區演變軍官干涉歷史是正向的。沒錯演變的判斷這時候就是非是即否。就像歷史選擇,活下來展起來就是正確。歷史勝利者書寫,勝利者書寫的就是正義。演變戰區的干擾是否為正向,那就看該戰區中的最高軍銜有沒有出現更高峰。
就像541298戰區,如果出現了將官,那麼整個戰區就被認為是正向的,原本召喚新兵的時代就會前進一小步,召喚新兵的時代將包括該戰區中數個已經被演變軍官干擾的後的歷史線展到新時代的節點,選擇召喚。
戰區的情況並非一成不變的,就比如說541298戰區,沒人知道他到底存在了多少個任務,或許上一次戰區最高任務也是失敗了,整個5412戰區在戰區最高任務中死了一批又一批將官。每一次死亡後,然後又有上校晉級為將官,春風吹有生。就比如說這一次,至少少將是懵逼的,在此之前並不知道最高任務的存在。
但是541298戰區絕對是從更低的戰區晉級的。現在挑選演變軍官的歷史線,開出核能的歷史節點挑選演變新兵,有些歷史線就是上一代演變軍官干預的。
比如在殖民時代任務一位演變軍官帶領自己的民族用最先進的騎兵戰術征服了自由資本主義萌芽,實際上卻效率低下對一個整體龐大治理低下的龐大國家進行了武力征服,然自己的民族在這個國家中成為最高貴的一群,享受龐大國家的供養。這樣的歷史線走到了工業時代,當戰區晉級後,也會挑選演變軍官。
演變軍官自己評判的強勢弱勢歷史線,完全是該節點出生的演變軍官自己評判的。歷史是曲折的,就連演變空間都不敢做判斷,因為有著無限的可能,所以演變的策略是多撒網。只要該民族還存在於歷史線上,那就是撒網的目標。
說不定下一輪晉級該歷史線從挫折中走出來,等到戰區晉級後,就變成了強勢歷史線。歷史的屬性是跌宕起伏的,在一個節點看是否勝利是取決於該歷史線是否能夠走到這個節點。
一條條歷史線被演變軍官干涉,被演變軍官弄潮,然而演變軍官呢?也是被演變催促著。不可能有活過四十場任務的上尉。上尉二十場任務不晉級少校,一場比一場難。不可能有六百四十場任務沒有出現上將的戰區被同一群演變軍官把持。如果戰區不能晉級,那就清洗一批將官,讓下一波上校晉級的將官繼續完成任務。
從宏觀視角來看,演變空間不比第一代穿越空間淘汰率要低。嗯,不對演變空間沒有淘汰率,演變軍官是用一批死一批,前仆後繼,將541298戰區從原始社會開闢到今天從核能出現的時代招新兵的那些演變至今在541298戰區的痕跡都沒留下。
想要逃離最高任務只有只有這麼幾條。要麼換了戰區,要麼退役。要麼把最高任務解決了。演變空間不抹殺,抹殺這種催促手段,根本不適合出現。所有演變軍官的死亡都是在任務世界被砍死,然後沒有道具復活。
在得知最高任務突然降臨的時候,這五位軍官是一臉鬱悶。他們也是沒有得到訊息,但是在此之前演變空間各種徵兆,現在回想起來,就是提示。
那就是連續五場中將晉級中將晉級上將的任務安排,連續五場任務,以此是在座的五位中將,演變依次為他們安排了晉級任務。為了防止演變軍官在一起串科技,要麼安排兩位正式軍官進行對手戰。要麼就根本不安排在一起。串通科技最大眾的方式就是預備役,預備役從一個任務中存活跑到另一個演變軍官的任務中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瞭解科技樹。這就是校官中預備役吃香的原因。
而將官中沒有潤滑機制的預備役。這就是雷姆特人他們戰區在將官這一塊比541298戰區將官區要強大的原因。